黑龙江省及下辖各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4)

李星星 2024-12-04 11:30:08
机构研报 2024-12-04 11:30:08 阅读

  经济实力: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和粮食产地,以能源、装备、石化和食品等传统产业为主导产业,近年受资源衰竭、产业结构、人口老龄化及人才流失等因素制约,经济增长较为乏力,经济规模持续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2023 年,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 万亿元,规模居全国各省市降序排列第25 位;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6%,增速低于全国水平2.6 个百分点,成为当年全国经济增速最低的省份。从产业结构看,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4 年位居全国第一,农业对经济的贡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经济则增长乏力,服务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首要拉动力。2023 年,全省分别实现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3518.3 亿元、4291.3 亿元和8074.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2.3%和5.0%,增速较上年分别提高0.2 个、下降3.2 个和提高1.2 个百分点。从需求端看,2023年黑龙江省消费市场升温,但投资和进出口增速明显下滑,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低于全国水平。2024 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 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全省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从下辖地级市(地区)(简称“地市”)情况看,2023 年黑龙江省各地市经济格局变动不大,经济总量仍呈明显分化态势。其中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其经济首位度仍显著,油城大庆规模次之,当年二者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5576.3 亿元和2862.5 亿元,合计占全省GDP的比重达53.1%。除哈庆齐绥4 市外,其余9个地市GDP规模均在千亿元以下,其中双鸭山、鹤岗、伊春、七台河等地市产业结构单一,受资源枯竭、环保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经济体量较小,在全省各地市经济规模排名靠后。从增速看,2023 年全省各地市经济增速总体较上年下滑,其中经济体量较小的大兴安岭转为负增长,当年增速为-0.4%,较上年下降5.6 个百分点,成为当年全省唯一负增长及增速降幅最大的地区;而作为上年全省唯一负增长的大庆则转为正增长,增速较上年提高2.1 个百分点至1.8%,是当年全省经济增速增幅最高的城市,但增速仍低于全省水平。同年牡丹江和黑河2 市经济增长相对较快,分别为4.2%和4.0%,分别较上年提高1.2 个、0.7 个百分点;除上述四市及齐鸡两市外,剩余七个城市经济增速则处于2%-4%之间。从产业结构看,目前第三产业在黑龙江省各地市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2023 年全省共有10 个地市三产占比超过40%,其中哈尔滨、牡丹江、大兴安岭占比过半,省内第一大工业城市大庆仍以二产为主,绥化、佳木斯和黑河3 市一产占比则均超四成。2024 年前三季度,从目前已发布GDP及增速的10 个地市来  看1,全省各地市经济呈“8 增2 降”,其中保持增长的8 个地市增速均值为2.5%,呈低位运行状态。从规模看,哈庆仍领先于其他地市,当期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329.3 亿元和2012.5 亿元。

      财政实力:黑龙江省财政实力在全国各省市中相对偏弱,财税收入质量一般。

      2023 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6.15 亿元,同比增长8.2%,税收比率为61.6%,略高出上年0.1 个百分点,在全国31 省市中分别排名第25 位、第27 位,其中税收比率排名较上年下降四位。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矛盾仍突出,公共财政支出对上级补助收入、债务收入等依赖较大。2023 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仅为24.2%,上级补助收入2占全省财政收入合计的比重为46.7%,对财政支出缺口形成重要补充。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黑龙江省财力贡献较小,且2023 年继续减收,自平衡能力持续减弱。当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148.18 亿元,同比下降3.1%;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为21.8%,较上年下滑5.9 个百分点。2024 年上半年度,黑龙江省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

      当期,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7.2 亿元,同比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较2023 年略升1.8 个百分点至26.0%;同期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微增1.1%至68.5 亿元,其中受土地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9%至45.7 亿元。

      从下辖地市情况看,黑龙江省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次序大致相同。2023 年,哈尔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仍领先其他地市,为313.1 亿元;依托于雄厚的油化工业基础,大庆以170.1 亿元居全省第二位,但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所下降;齐齐哈尔则首次突破百亿元,以112.2 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其余10 地市均低于90 亿元,其中大兴安岭以13.8 亿元体量仍居全省末位。从增速看,2023 年除大庆(-7.1%)仍为负增长外,其余地市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增速处于4%-37%之间。从构成看,2023 年全省各地市税收收入整体呈增长态势,增速均值达到10%,其中增速最高的是体量较小的伊春,增速为24.3%,而双鸭山、大庆、七台河是当年全省仅有的三个负增长地区;同时除哈尔滨(76.5%)、佳木斯(38.9%)、牡丹江(37.2%)外,其余地市税收比率处于40%-70%之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总体尚可。但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能力普遍偏低,除大庆(46.1%)外,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在35%以下,对上级补助的依赖程度高。2023 年黑龙江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来源仍主要来自哈尔滨,受土地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哈尔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4.7%至51.4 亿元,在全省占比34.7%。其余地市也主要受制于区域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低迷,土地出让规模小,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仅绥化、大庆2 市略超15  亿元,整体对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贡献较小,相对应各地市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从目前可获取的黑龙江省8 个地市3情况看,2024年上半年度,黑龙江省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均呈“6 增2 降”,其中哈尔滨收入和支出规模仍居首位。

      债务状况:2023 年以来,黑龙江省进一步加大政府债券发行力度,以一般债务为主的政府债务规模保持增长,在全国各省市中仍处于中下游水平,截至2023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为8497.3 亿元,较2022 年末增加1206.4 亿元,位于全国31 个省市降序排列第25 位。但由于自身财力偏弱,政府债务相对负担较重,以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2023 年黑龙江省该指标为6.09 倍,位列全国31 个省市该指标降序排列第7 位。2024 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060.9 亿元,位列各省市第25 位;截至2024 年9 月末,全省存续期内政府债券余额为9019.9 亿元,仍居全国各省市第24 位。

      从黑龙江省城投平台带息债务情况来看,全省城投企业2023 年末带息债务合计为1039.38 亿元,在全国31 个省市规模降序排列中排名第26 位。整体来看,黑龙江省政府债务及城投平台带息债务规模均较小,但相较于区域财力,政府债务负担在全国各省市中相对较重,而城投平台带息债务负担总体不大,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

      从下辖地市情况看,2023 年末哈尔滨政府债务余额在黑龙江省内各地市中规模仍最大,达3253.3 亿元,占全省债务规模近四成;其次为牡丹江、绥化、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5 市,政府债务余额处于500 亿元-580 亿元之间,压力相对较重;大兴安岭政府债务余额为46.2 亿元,绝对规模系全省最小,但全省政府债务相对压力最轻的是大庆,当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数的比值为2.7 倍,其余地市该比值处于3 倍至9 倍之间。黑龙江省城投平台债券余额在全国各省市中相对较小,截至2024 年9 月末仅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4 市存在存续城投债,期末债券余额合计为142.6亿元,较2023 年9 月末继续减少39.9%,其中哈尔滨和大庆城投债余额位居前两位,合计占全省七成,但整体偿付压力尚可;齐齐哈尔带息债务规模较大,城投平台债务负担为全省最高,2023 年末城投带息债务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8 倍。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