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专题报告:制造业PMI连续回升 政策利好与经济复苏有望形成更好共振

屈雄峰 2024-12-04 11:30:11
机构研报 2024-12-04 11:30:11 阅读

  事件:

      11 月30 日,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其中制造业PMI 为50.3%,较上月上升0.2 个百分点,制造业扩张步伐小幅加快。

      投资要点:

      制造业PMI 连续3 个月回升,进一步释放经济复苏积极信号。11 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较上月上升0.2 个百分点,连续第3 个月回升。与此同时,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环比10 月回落0.2 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综合PMI 产出指数为50.8%,与10 月份保持持平。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的环比回落,主要受国庆假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历史看属于正常现象,制造业PMI 数据连续回升说明制造业扩张的步伐小幅加快,综合PMI 产出指数保持在临界值上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扩张。综合而言,我们认为11 月份三大PMI 数据整体呈现向好的趋势,进一步释放了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

      供需两端指数同步向好,需求端指数大幅走高。从分类指数看,其中生产指数为52.4%环比上升0.4 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8%环比上升0.8 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2%环比持平、从业人员指数为48.2%环比回落0.2 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2%环比上升0.6 个百分点。其中代表需求的新订单指数大幅回升0.8 个百分点,表明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刺激下,内需不足的问题正在得到积极改善;另外代表供给的生产指数继续走高,反应了生产企业对未来需求向好的预期仍在增强。总体而言,11 月份PMI 数据继续呈现供需两端同步向好的格局,并且需求端的数据改善更为明显,这意味着未来经济复苏的韧性可能更强。

      稳增长政策仍有发力空间,经济复苏进一步向好值得期待。926 政治局会议定调,要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从此前的924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开始,经济稳增长的增量政策开始密集落地。货币政策方面,9 月27 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10 月21 日,央行宣布下调1 年期及5 年期以上LPR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0.25 个百分点;9 月29 日央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倡议,明确10月31 日前,商业银行将对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再开展一次批量调整。

      而财政政策方面,11 月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为了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障地方财政平稳运行,一揽化债方案率先落地。在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还表示,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部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同时明确要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进一步而言,未来稳地产和促消费相关的政策仍有可发力的空间。我们认为随着更多稳增长的增量政策持续落地,在政策效果的叠加之下,未来经济复苏进一步向好的趋势值得期待。

      政策利好与经济复苏有望形成更好共振,对市场维持偏乐观的判断。经历9 月底到10 月初市场的剧烈躁动之后,市场波动有所收窄。中期看,政策利好和经济复苏将是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我们认为政策利好仍没结束,政策的效果也正在逐步积累;最新公布的制造业PMI 数据进一步传递出了经济复苏的信号,我们认为在诸多增量政策的作用之下,未来经济数据逐步回暖值得期待,进而政策利好与经济回暖有望形成更好的良性共振。总体而言,我们对后市维持偏乐观的判断,并且随着经济复苏情况向好,后续的表现有望更加良性稳健。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美联储宽松节奏及幅度不确定的风险;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风险;其它可能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