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研究:土储专项债将重启 哪些城投将获益
2024 年11 月11 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要求通过专项债券资金,由纳入名录管理的土地储备机构优先收回企业无力或无意愿继续开发、已供应未动工的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最终实现改善土地供求关系、增强地方政府和企业资金流动性、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目标。
一、结合《通知》相关条目,我们认为新政策利好近几年拿地较多的城投平台2022 年以来,城投平台陆续开始参与土拍并累积了一定规模的熟地。但很多情况下城投拿地后因各种原因没有进行开发,从而形成资金和资产沉淀,也加剧了债务负担。本次通过低成本、长期限的专项债资金收回城投存量土地,城投平台一方面可以改善现金流状况,同时也可以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压力,这也符合“一揽子化债”背景下城投平台把化解债务放在更加重要的目标。
再从中长期视角来分析,“一揽子化债”有序推进,城投平台在改善资金结构、增强业务能力后,可以再次购入土地进行开发。相比于此前被动拿地形成沉淀资产,新一轮拿地将形成更多有效资产,提升城投平台经营实力,助力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综合来看,本次专项债资金回购存量土地将对近几年拿地规模较大的城投平台形成利好。
二、化债重点省份的城投平台拿地规模相对较小,但可能会优先获得土储专项债支持
2022 年至2024 年11 月,全国城投平台(包含城投子公司)共拿地13034 宗,总拿地金额37010 亿元。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城投平台拿地金额位居前三,分别达到11082 亿元、4282 亿元和2536 亿元。对比之下,化债重点省份的城投平台拿地金额合计2118 亿元,仅占同期全国总规模的6%。由于化债重点省份城投平台融资成本相对更高,因此,我们认为优先回收化债重点省份城投平台的土地资产,符合现阶段优先化解高成本债务的方向。
三、可以挖掘化债重点省份拿地较多城投主体
土储专项债推出后,近几年拿地规模大的城投平台将整体获益,对应主体的城投债将迎来利好。进一步考虑到化债重点省份或优先获得支持,且这些区域在近期债市调整后收益率整体较高,采用短久期下沉的性价比较高。
我们在正文中统计了化债重点省份和非重点省份22年以来拿地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城投平台,其中多家主体存量债券规模超过100 亿元,可以作为参考。
风险提示:土地回购政策推进力度可能不及预期;拿地城投获得额度分配可能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