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报告:从规模为王到价值创造

赵然/吴马涵旭 2024-12-05 21:28:08
机构研报 2024-12-05 21:28:08 阅读

  核心观点

      2024 年以来,证券行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过去以追求资产规模、人力资本为主的发展模式面临增长瓶颈,券商业务转型与改革不再是理念上“是”与“否”的选择,而是该如何实践和推进。各业务条线似乎都在尝试从规模为王走向价值创造,经纪业务从由点到点的客户触达走向平台化的模式创新,投行业务从企业的价值发现走向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等,诸多转型路径百花齐放,证券行业正在从规模为王,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摘要

      经纪与财富管理业务:在激烈竞争叠加政策变化下,传统经纪业务粗放式发展所衍生的客户信任、用表效率等问题凸显。业务转型成行业共识,但转型方式呈百花齐放的局面,至少包括以下几类:1)以多元资产配置视角,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2)提升线上获客能力,搭建中台数字化运营体系;3)从交易系统出发,围绕托管/清算/风控/资产配置等方向为机构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4)席位模式转券结,提升公募客户粘性;5)以客户为中心,发展买方投顾等。过往依赖于人力资本扩张的发展模式正在走向平台化/开放式/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创新。

      投资银行业务:随着实体经济结构优化,资本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除推动优质企业上市外,还需助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在海外发达市场,并购是投行部门体现专业性、定价权的核心业务,但此前由于较IPO 收费不高、成功率低、业务难度大等原因,并购业务并未真正做大做强。2024 年以来,并购政策改革加速,券商投行需要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加强与股权投资部门的联动,从发现企业价值走向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转型之路。

      投资管理业务:券商资管和券商公募今年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1)券商资管成为今年最具韧性的业绩板块,各家公司正在加速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或公募资格;2)而公募基金面临着规模增长与收入增速背离的矛盾,ETF 成为涨规模的核心驱动,渠道降费正在改变基金业代销模式,资管机构加强自身负债端能力变成必选项,如何实现资产负债端联动,或将影响行业长期发展。

      自营业务:解决业绩波动和券商扩表之间的矛盾是自营业务无法避开的课题。过去几年,自营转型努力主要集中于发展非方向性的客需型业务。以雪球、DMA 为代表的权益产品和FICC 为代表的固收业务成为重点。但在市场风格极致变化叠加场外业务占表上限无法突破的背景下,降波动、稳收益也离不开方向性投资的同步努力,其中OCI 账户的配置价值持续显现。

      风险分析:宏观经济剧烈波动;资本市场成交活跃度低迷;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