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科技-耐高温复合材料:飞行器热结构关键材料 行业需求有望快速释放
投资建议
耐高温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装备发展的关键材料,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动机喉衬、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我们认为特种领域耐高温复材需求有望快速释放,建议关注碳纤维、预制体等核心环节投资机会。
理由
耐高温复合材料是飞行器热结构关键材料,支撑型号装备发展。耐高温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等为增强体,以碳或碳化硅等为基体,以化学气相沉积或液相浸渍等工艺形成的复合材料,主要包括碳/碳、碳/陶复合材料等类型产品。耐高温复合材料兼具增强体纤维,以及碳或碳化硅基体的优异性能,是唯一能够在2500℃以上保持较高机械性能的材料,是航空航天领域尖端装备高温部件的理想结构材料。
碳/碳及碳/陶复材广泛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火箭发动机等领域。航天复合材料涵盖热结构、防热、透波、隔热、结构等多个材料体系,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1)高超声速飞行器部分结构表面温度最高可超过2500℃,持续工作时间数百秒甚至上千秒,碳/碳复材通常被用于前缘、整流罩、襟翼等极端耐热部件;2)固体火箭发动机喉衬是用于限制喉部因烧蚀导致面积增大的喷管内结构,工作在高温、高压、高速且含有气固两相流条件下,碳/碳复材是发动机喉衬的理想材料;3)民航客机几乎全部使用碳/碳或碳/陶复材刹车盘,高端汽车刹车盘材质正由合金替换为碳/陶复材。
预制体是耐高温复材的核心环节,有望受益高端航空航天装备需求释放。1)耐高温复材的制备过程可分为预制体成型、基体沉积以及石墨化纯化三个阶段,其中由碳纤维通过纺织、编织或其他方法等制成的预制体是复合材料的骨架,预制体结构和碳纤维空间取向是决定耐高温复材力学性能的关键。2)据赛奥碳纤维数据,2023 年碳/碳复材制备占我国碳纤维下游需求的11%,碳/碳复材对碳纤维的需求量达10000 吨,赛奥碳纤维预计2025 年将增长至12100 吨。我们认为,随着以高超声速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进入列装,耐高温复合材料需求有望表现出较强弹性,产业链核心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覆盖公司盈利预测及评级不变。我们认为,高端航空航天装备有望带动碳/碳、碳/陶复材放量,建议关注产业链核心环节投资机会:1)碳纤维环节:建议关注光威复材(基础材料联合覆盖)、中简科技,其他相关公司还有中复神鹰、恒神股份等(均未覆盖)。2)预制体环节:相关公司有楚江新材、天宜上佳、金博股份、中天火箭等(均未覆盖)。
风险
下游需求释放不及预期;耐高温结构材料技术迭代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