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材料/能源行业月报:供需错配压力仍存 部分品种有改善
11 月行业整体价差偏弱,政策利好催化有望带动化工品需求边际改善11 月末CCPI-原油价差约457,处于2012 年以来20%以下分位数,主要系终端需求偏弱叠加行业新增产能较多,以及成本端油价相对高位等因素。由于短期供需压力,阶段性盈利仍处于偏弱水平,月内提价产品主要系氨基酸、维生素、制冷剂等供给端行业检修以及厂家挺价意愿较强等品种。我们认为,伴随国内地产、消费等领域政策端持续发力,终端需求有望逐步迎来改善,叠加供给侧自我调整,2025 年或迎复苏起点,成本减压及需求改善的下游环节或率先复苏。
行业供需错配压力仍存,PMI 延续荣枯线之上态势据国家统计局,2024 年1-10 月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业固定资产完成额累计同比+11.2%,虽仍处于近十年以来相对高位,但增速较21-23 年已显著放缓。我们认为,竞争格局的恶化导致22H2 以来化工多数子行业盈利中枢显著下移,企业资本开支意愿或逐步降低,行业供给侧迎来持续的自我调整和优化阶段。需求侧而言,11 月国内PMI 数据为50.30,延续荣枯线之上态势,后续伴随国内政策继续发力,叠加出口亚非拉等支撑,化工品终端需求有望回暖。
需求仍待复苏,部分格局良好或供给侧主动调整的品种有所改善据我们统计,由于供需面相对不佳,11 月多数化工品价格价差未见显著改善,其中价格/价差涨幅靠前的品种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制冷剂等,产品提价主要受供给端行业检修以及厂家挺价意愿较强驱动,且氨基酸/制冷剂等竞争格局较好亦有助力。
投资策略:下游氨基酸等或率先复苏,关注出海及新技术驱动增长的品种油气方面,油价短期面临需求淡季及OPEC+减产协同力度减弱等压力,但考虑主力产油国及增量来源国的财政盈亏平衡油价处于37-60 美元/桶,油价长期中枢存在底部支撑,推荐中国海油(A/H);大宗化工方面,伴随企业资本开支意愿降低、行业供给侧自我调整,叠加需求改善助力,有望迎来新一轮复苏起点,但考虑近年新产能大量释放致较多子行业供需错配仍较显著,需优选格局良好的品种,推荐巨化股份/万华化学;下游制品/精细品方面,受益于需求复苏及成本端改善,有望量升和毛利率修复并行,叠加出口/出海及新技术驱动增长,推荐星湖科技/梅花生物/森麒麟。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新增产能释放造成行业竞争加剧;新技术及新材料应用进展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