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扩容后M1还能定买卖吗?
投资要点:
核心结论:①M1 反映企业生产扩张、居民消费购房、政府财政扩张意愿,是经济基本面的领先指标,同比拐点大多对应着股市拐点。②本次M1 口径扩容后波动收窄、趋势一致,但依然是价格和盈利周期的领先指标,对股市仍有指引意义。③新口径下M1 同比仍偏弱,行情升级需密切关注增量政策及基本面趋势,结构上基本面占优的科技及中高端制造或是中期主线。
为何A 股市场有“M1 定买卖”的说法? M1 反映企业资金的松紧程度以及经济活动的活跃度。M1 是经济基本面的领先指标,M1 的高增反映出企业生产扩张、居民消费购房、政府财政扩张的经济行为,因此M1 领先于价格周期和盈利周期。从实际数据来看,M1 同比增速基本上领先PPI 同比、名义GDP 同比、工业企业和上市公司利润同比两个季度左右。股市是实体经济晴雨表,从A 股历史来看,同为经济基本面领先指标的股指走势和M1 同比在拐点上同步性高,仅2014-15 年杠杆资金驱动的牛市中存在例外。
M1 扩容后波动减小、趋势相近,对股市仍有一定指引意义。M1 扩容后波动减小、趋势相近,对股市仍有一定指引意义。近期央行公告称,自2025 年1月起启用新修订的M1 统计口径,在现行M1 的基础上,将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M1 统计范围。新口径下M1 跌幅缩小、波动收窄。不过新老口径M1 趋势一致,依然是基本面的领先指标,多数时候同步于股市拐点。此次M1 口径修订是基于金融工具流动性变化带来的扩容,新老口径下M1 趋势基本一致,M1 依然是反映企业生产扩张、居民消费购房、政府财政扩张等经济行为的指标。所以对于PPI 同比、名义GDP、企业盈利等经济指标而言,新口径下M1 同比增速依然存在领先性,多数时候新口径M1 同比增速拐点与股市拐点仍具有同步性。
新口径下M1 同比仍偏弱,行情升级需密切关注增量政策及基本面趋势。经过口径修订后,24 年10 月M1 同比增速为-2.3%,虽较9 月的-3.3%跌幅收窄,不过仍是同比负增。当前作为基本面前瞻指标的M1 同比增速仍然偏弱,等待内需的稳定改善还需要耐心。对应到股市行情上,参考99 年519,若后续成交、换手热度回落,市场情绪持续降温,行情短期或偏震荡。接下来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上述重要会议将分析当下经济形势,对明年经济和政策做出重要部署,短期应密切关注政策的出台情况,以及对股市行情的指引作用。
结构上,科技制造和中高端制造有望成中期股市主线。借鉴历史,市场底部第一波反弹主要源自政策宽松、情绪修复,由于期间基本面趋势尚未明确,因此前期跌幅大、估值低板块往往会有明显修复。随着基本面逐渐得到验证,业绩支撑下市场中期主线将逐渐明晰,我们认为具体可以关注产业周期回升的科技制造、以及兼具供需优势的中高端制造。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