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宏观经济及市场展望:进阶而上

燕翔/许茹纯/朱成成 2024-12-07 21:51:10
机构研报 2024-12-07 21:51:10 阅读

  投资要点:

      2025 年宏观经济有望走出价格收缩区间、迎来名义经济增速拐点,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新“ 国九条”和“ 1+N”政策体系为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夯实基石,持续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市场行情方面,2025 年预计将出现阶段转换,从第一阶段由政策驱动风险偏好提升及资金宽松引发的市场行情进入到由盈利基本面持续改善驱动的第二阶段。

      宏观形势:短期的与长期的。(1)短期形势:国内价格收缩,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情况看,我国经济增长韧性较强但面临着广义价格收缩的问题,房地产下行对实体经济影响冲击仍然值得关注。国外情况看,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特朗普当选或将对我国出口链造成冲击。

      (2)长期形势:人口结构变化,中国进入后地产时代。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及总人口的转折拐点或已出现,未来我国人口长期走势可能还会引致房地产周期趋势性变化,这些都将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海外形势:不确定性提升。(1)特朗普交易从预期到现实。2025 年海外最大不确定之一在于特朗普2.0 阶段开启,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带来重塑。特朗普施政纲领兑现的话,对各类资产或带来不同程度影响。(2)美联储降息继续推进,但面临掣肘。往后看,2025 年美联储降息周期大概率继续推进,但或面临二次通胀压力,2025 年降息50-100BP 是偏中性判断。

      经济政策:刺激内需、转型升级。(1)积极推动内需增长应对外需冲击。

      2025 年国内逆周期政策力度有望加大,促消费方面或涉及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出服务消费相关增量措施、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支持保障力度等内容。此外,持续推进房地产企稳回升也是提振内需的重要手段。(2)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美对华科技领域的打压更是促使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最大共识。从更长期视角看,在人口和地产周期拐点后,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核心就是依靠持续的科技创新来推动新产业不断涌现和发展。

      增量资金:或将明显改善。(1)长线资金持续加码。今年来监管层在多个场合鼓励中长期资金加快入市,我们预计明年保险、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入市有望继续加码。(2)回购规模预计依然较大。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催化下,预计明年上市公司回购力度依然较大。(3)一级市场募资规模以及大股东减持有望继续维持低位。相关指标维持低位有利于资金面持续改善。

      资本市场展望:(1)利率:有望维持低位。美联储持续降息+加大宏观政策支持力度预计将是明年主要政策基调,后续货币政策或仍偏宽松。“( 2)A 股:

      行情积极向上行稳致远。宏观政策稳增长基调不变、估值偏低叠加资金入场仍有较大空间均对后续行情带来提振;随着基本面逐渐好转,行情或将进入盈利驱动的第二阶段。结构上建议关注科技板块。(3)美股:内部结构或趋向再平衡。长期看对美股前景仍然维持看好态度,但在估值相对偏高+科技龙头市值占比较大的背景下,美股短期上涨动能有限,内部结构或趋向再平衡。(4)大宗商品:两极分化。能源、工业金属短期或仍承压,黄金中长期逻辑并未受到冲击,总体仍看好黄金。

      风险提示:内需修复不及预期、海外二次通胀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