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报告:美国失业率上升 预计12月降息25BP
12 月7 日,美国劳工部公布11 月非农企业和家庭调查数据。11 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2.7 万人,略超预期的22 万人,较10 月的1.2 万人有大幅提升。私人部门新增就业人数转正,为19.4 万人(前值-0.2 万人)。美国11 月失业率4.25%,较10 月份的4.14%上升约0.1 个百分点,劳动力参与率降0.1pct 至62.5%。
就业数据发布后,市场预期12 月降息概率从71%升至91%。美股三大指数高开,标普500 涨0.10%,道指涨0.13%,纳指涨0.22%;美债利率下行,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下行约9bp 至日内低点4.126%;2 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下行约14bp,报4.081%;美元指数呈现V 型走势,短线跌40 点左右至105.42;COMEX黄金期货上涨约0.6%。
如何看待11 月的非农就业数据?
一是企业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从飓风和罢工的影响中恢复。11 月美国非农就业增22.7 万人,较前三个月平均的12.3 万人有大幅提升。从分行业数据来看,除零售业和非耐用品的就业仍维持负增(分别-2.8、-0.4 万人),其他行业就业人数均有所增加。其中,医疗保健和社会救助、休闲和酒店行业就业增幅明显,分别为7.9、5.3 万人。此外制造业的新增就业人数为2.2 万人,较10 月的-4.8 万人有明显修复,非农就业报告指出运输设备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3.2 万,反映了罢工工人回归劳动力市场。
二是家庭调查给出相反的信号,市场相对更看重失业率上升。11 月企业调查非农的修复,很大程度上是恶劣天气、罢工等短期冲击之后的常规修复,幅度上未偏离市场预期,因而市场并未给与过多关注。反而是聚焦于失业率的意外上升,使得市场降息预期明显升温。
11 月家庭调查失业率从4.145%升至4.246%,接近年内高点(7 月的4.253%)。家庭调查显示11 月就业人数减少35.5 万人,失业人数增加16.1 万人。今年2 月、5 月也出现过类似情况。相比之下,企业调查数据可以更好的覆盖移民的就业情况,但非农就业事后下修的情况也较多,今年前三个季度仅3、7、9 三个月未下修,其他六个月均为下修。
三是如何看待劳动力市场的路径分歧?美国当前劳动力市场至少受到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一是周期性的需求放缓过程被降息部分对冲,从小企业的景气回升等指标可以得到印证。二是飓风、罢工等短期因素的冲击,造成了8-11 月的非农新增就业大幅波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趋势。三是拜登政府在今年6 月限制美墨边境非法移民的庇护申请,或导致中低端服务业劳动供给面临减少。11 月美国劳动力数据增长17.5 万,小幅低于过去的6 个月的均值20.4 万人,供给收缩仍然不明显。通过职位空缺率、企业裁员率、长期失业者(持续申领失业金人数)等指标观察劳动力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滤除短期因素的扰动。从持续申领失业金人数和15 周以上失业人数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仍处在周期下行过程,并未因降息而逆转。
四是薪资增速小幅放缓。11 月私人部门时薪环比增速为0.37%,较10 月的0.42%边际放缓,也弱于前三个月均值0.39%。分行业来看,商品生产时薪增速大幅放缓0.19pct 至0.14%,而服务业工资仍存在一定韧性,仅小幅下降0.03pct 至0.42%。其中,零售业时薪环比增速继续反弹至0.85%,但近两个月薪资反弹的同时,就业人数在连续下降(10-11 月新增就业为-0.4、-2.8 万人)。批发行业薪资也反弹0.29 个百分点至0.45%。零售批发行业薪资反弹,反映出美国消费市场需求仍然强韧。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酒店休闲业薪资增速小幅反弹0.09pct 至0.36%、教育医疗服务放缓0.06pct 至0.20%。11 月私人部门工资总包(周薪*就业额人数)同比增长5.11%,略高于过去三个月的平均值5.02%,这也说明,从薪资来看,美国的去通胀进程处于停滞阶段。
五是12 月美联储会议很可能降息25bp。本次非农数据公布后,12 月降息概率有较大幅度的回升。据CMEFedWatch 数据,美联储12 月降息25 个基点的概率由71.0%大幅上升约20pct 至90.5%。基本确定12 月不会暂停降息,而是降息25bp。
市场对明年上半年降息2 次的预期小幅反弹。按照美联储9 月会议的点阵图,2025 年降息100bp,假设平均分摊,则2025 上半年降息50bp。而10 月以来,市场预期2025 年上半年降息幅度持续下降,截至12 月5日,预期已经降至36bp,而非农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期反弹至44bp,略低于点阵图指向的50bp。当前市场预期的降息幅度与美联储的点阵图差距不大,美债利率、美元指数定价均处于震荡的中枢附近。
2025 年美国去通胀进程面临政策扰动。特朗普的政策中,关税、移民政策可能助推通胀上升;而能源政策则可能压低能源价格,以及财长候选人贝森特承诺压降赤字率,有助于通胀缓和。因而2025 年通胀走势受到政策扰动的影响较大,不过这些扰动可能只是影响去通胀的节奏,中性情境下这些政策可能很难扭转去通胀的趋势。
风险提示
美国经济、就业和通胀走势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