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半导体制裁落地 产业链国产化加速
行业事件:
2024 年12 月2 日,美国商务部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宣布新一轮出口管制规定,将140 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进一步限制半导体设备、高带宽存储芯片等半导体产品对华出口。12 月3 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四大行业协会集体发布声明,对美国出口限制措施表示坚决反对。四大协会呼吁相关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建议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芯片企业合作,积极使用内外资企业在华生产制造的芯片。
新增140 个企业名单,针对关键设备和HBM
本轮制裁核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实体清单新增140 家公司,并修改对部分企业供应含美技术外国产品的限制要求,以及从验证最终用户(VEU)“白名单”计划中删除3 家中国企业;2)针对高带宽内存(HBM)增加新的管制措施;3)扩展了部分半导体制造设备和相关物品的管制品类,适用于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美国BIS 通过性能指标重新定义“先进芯片”,将HBM 存储芯片纳入严格管控。我们认为短期内对企业影响有限,长期有望推动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加速。
四大协会发声呼吁芯片国产化
四大协会表示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手段对中国进行无端封锁和打压的做法,已经动摇业界对美国芯片产品的信任和信心。建议相关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芯片企业合作,同时呼吁积极使用内外资企业在华生产制造的芯片。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加速演进,芯片在汽车产业未来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AI、5G 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光芯片和GPU 未来前景广阔,相关本土芯片厂商有望迎来份额加速提升机遇。
投资建议:关注国产设备材料产业链和AI 算力产业链在美半导体制裁落地的大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区域化逐渐凸显,国内半导体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建议关注国产替代相关产业链,相关标的:雅克科技、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拓荆科技、江丰电子、芯源微、华海清科等。消费电子逐步进入创新周期,多家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厂商陆续推出新的AI PC、AI 手机、AI 眼镜等AI硬件产品,叠加换机周期的到来,有望促进消费电子终端销量重回增长轨道,建议关注 AI硬件产业链。
风险提示:产业链自主可控进展不及预期;终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