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一周解一惑系列:叠栅技术助力光伏降本增效 关注核心材料+设备厂商

李哲/占豪 2024-12-08 16:52:11
机构研报 2024-12-08 16:52:11 阅读

本周关注:凌云股份、浙江鼎力、奥来德、三一重工? 叠栅技术是一种泛半导体金属化技术和电池组串技术。2024 年6 月,时创能源在SNEC展会上展出了一款名为“古琴”的组件产品,最高功率达650W,组件效率达24.1%。同时,时创能源在该组件的标签上,还特别写道:节约75%的银浆。叠栅叠栅技术是一种泛半导体金属化技术和电池组串技术。它融合了电池和组件两个工段的多个技术,包括低银副栅线印刷、细丝三角焊带技术、绒面处理技术,该技术在材料及设备领域带来重大改革,有望推动光伏产业大幅降本增效。

    叠栅技术创新点主要在于改变电流收集路径。叠栅技术核心结构是在电池表面制备一层用于收集电池片表面电流的导电种子层。在该种子层上方,放置超高表面反射率的极细三角导电丝。导电种子层和导电丝通过导电连接材料,形成导通。传统的光伏电池栅线呈“井”字型分布,细的副栅和粗的主栅相互垂直;而“叠栅”为上下两层结构,下面一层为少量银浆形成的导电种子层(薄层无高度要求因此用量少),上面一层为极细三角导电丝(铜),从而形成“叠栅”,其独特的栅线结构进一步打开电极金属化环节的降本增效空间。

    现有电流收集路径:电池表面→副栅→主栅→焊带,电流需要水平传导,即平行于电池表面;而银导电性比铜好(但价格高),因此传统方式为了保证电阻不要过高而选择用银作主副栅收集电流。而叠栅技术电流收集途径为:电池表面→导电种子层→导电丝,从而完全避免了电流在副栅线中平行于电池表面方向的传导,只有导电种子层到导电丝的垂直于电池表面方向的传导。因此,对于种子层平行于电池表面方向的电阻要求大大降低,从而实现大幅降低银耗量,甚至可以完全不用银。

    叠栅技术优势明显,大规模商业化难点在于材料+设备端磨合。叠栅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相较于当前主流技术优势明显,以2382*1134 组件版型为例,较常规N 型TOPCon SMBB 技术,采用叠栅技术的单块组件功率,可提高25-30W 以上,效率提升较为明显。目前叠栅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三角导电丝、三角导电丝与种子层焊接以及相应配套设备研发。其中,要想实现良好的电流传输收集功能,对种子层和三角导电丝的对位焊接要求极高,这也是目前叠栅技术亟待突破的核心要点!同时目前叠栅技术还处于大规模商业化验证的过程中,还需要设备配合进行工艺打磨和技术突破,因此相关设备也是核心难点之一。

    行业头部企业强强联合,有望加速叠栅技术成熟。1)9 月22 日,通威股份与时创能源在成都签署《技术合作开发合同》,双方拟就叠栅组件技术展开技术合作开发,并制定相应的后期量产计划。通威股份CTO 邢国强博士和时创能源CEO 方敏作为双方代表签约,通威股份董事长、CEO 刘舒琪,时创能源董事长符黎明博士,晶盛机电董事长曹建伟博士现场见证。2)2024 年7 月,时创能源帝尔激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时创能源董事长符黎明,帝尔激光董事长、总经理李志刚现场签约。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叠栅技术相关标的:时创能源、晶盛机电,帝尔激光。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2)叠栅技术商业化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