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大事记系列之二:央企发行专项债 准财政再续前缘

刘璐/张君瑞 2024-12-08 19:33:22
机构研报 2024-12-08 19:33:22 阅读

平安观点:

    本文回顾了历史上央企发行的类似债券,分析了本轮央企专项债的特点和政策意图,并对未来影响进行了展望。

    从2020 年到本次政策前,国务院特批央企发债用于特定领域的政策出现过两次,均主要用于注资补亏,更多体现了防范债务风险和托底公共服务的意图,对资产扩张和社融的影响较小。2020 年5 月国务院决定增加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 亿元,中央财政注资和国铁集团发债筹集各占50%,背景是疫情下国铁集团亏损较多,实际主要起到了补亏和降低国铁集团资产负债率的效果,仅拉动社融存量增速0.03 个百分点。2022 年8 月国务院提出支持发行2000 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国新控股和11 家发电央企各发行50%,用于电力项目资本金,背景是煤价过高导致电企亏损,实际主要起到了补亏和保持一定的资产增量的效果,对社融的拉动作用更小。

    本批央企专项债也由国务院特批,但与此前不同的是规模更大且用于稳增长扩投资,体现了宽信用的政策意图。1)央企发债一般只需得到国资委批准,但本批债券由“经国务院批准及国资委安排”。2)本批央企债100%是用于“两重两新”,和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用途一致,并拥有“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这一特有标识,体现了“宽信用”的政策意图。3)本批债券的发行人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唯二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4)公司信用类债券一般不会公布发行额度,但本批债券事先公布5000 亿元额度,而且额度很高,诚通和国新之前的合计债券余额只有3098 亿元;5)本批债券单券规模最低是250 亿元,与地方债及能源保供特别债的单券规模接近,而诚通国新无标识债单券发行规模基本在30 亿元以下,最高仅90 亿元。

    本批债券的猜想:政策原因、使用方式和对投融资影响。2023 年10 月以来,在化债的整体政策基调下,地方政府和城投难以加杠杆,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央企融资成为推动“两重两新”的重要抓手。参考历史政策、今年国资委表态和诚通国新的定位,我们认为本批债券预计会用作资本金。参考国发〔2019〕26 号文和能源保供特别债政策,其他央企最多可能发行5000 亿元永续债与本批债券配套,合计形成1 万亿资本金,可能撬动2.35 万亿投融资。分3 年注资且优先弥补3 年利润下滑的假设下,1 万亿资本金每年能带来5538 亿元增量投融资,分别拉动25 年社融存量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14 个百分点和1.06 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转向,财政刺激超预期,,央企加杠杆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