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报告:跨年行情来临 成长占优

邓利军 2024-12-08 20:19:17
机构研报 2024-12-08 20:19:17 阅读

投资要点

    历史上跨年行情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政策和外部事件、流动性。(1)15 年中跨年行情仅出现6 次,期间上证综指平均涨幅达10%,持续15-80 个交易日。(2)跨年行情启动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政策和外部事件、流动性。一是宽松的政策和积极的外部事件是启动跨年行情的核心因素:首先,若年底政策和事件偏积极,则跨年行情可能开启,如2009、2012、2017 年12 月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积极,2019 年12 月中美经贸协议达成,2020 年12 月国内疫情缓解,2022 年12 月防疫政策优化等;其次,若政策和外部事件偏负面,行情则可能延迟至次年开启,如2011 年末欧债危机、2016/12 对杠杆收购的监管等。二是年末流动性偏紧则行情可能延迟至次年启动,如2010/12-2011/2 期间央行提准升息,2013/12 国内流动性偏紧,2015/12、2016/12、2018/12 美联储均有加息。(3)跨年行情的开启受基本面的影响较小。

    今年年末政策可能偏积极、流动性可能宽松,跨年行情可能开启。(1)年底积极的政策可能进一步出台和落地。一是已出台的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快落地和实施。二是增量的积极政策可能进一步出台:首先,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明年的政策定调大概率偏积极;其次,地产放松、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加码、赤字率提升等增量政策年底和明年可能出台和实施。(2)年底外部风险可能相对有限。一是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影响可能有限;其次,俄乌、中东、朝韩等地区冲突的风险也相对较小,可能有所下降。(3)年底流动性可能进一步宽松。一是美联储12 月仍可能降息,人民币汇率压力有限。二是年底国内可能进一步宽松:首先,内需偏弱下货币宽松的必要性仍较高;其次,年底资金需求可能季节性上升,央行可能进一步降准或降息。

    A 股短期延续震荡偏强趋势,跨年行情可能来临。(1)分子端:经济继续弱修复,盈利可能继续处于回升趋势中。一是经济延续修复趋势: 11 月制造业PMI 连续三个月回升,地产周销售同比增速继续回升。二是盈利继续处于回升趋势中。(2)流动性:短期可能边际宽松。一是宏观流动性可能进一步宽松:首先,美联储12月仍可能降息;其次,年底国内可能进一步降准或降息。二是微观资金可能进一步充裕:首先,融资流入和新发基金规模可能进一步上升;其次,政策宽松可能促使外资加速流入A 股;最后,年底保险等资金配置A 股需求上升。(3)风险偏好:

    短期可能进一步上升。一是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定调积极。二是短期汇率可能企稳反弹。

    短期继续聚焦科技成长和核心资产。(1)短期科技和消费仍可能是配置主线。一是历史经验上,历年跨年行情中科技率先启动,后期消费和地产链相对占优。二是当前跨年行情可能开启,科技、消费等可能轮动占优。(2)成长中的传媒、军工、电新、医药和消费中的食品、纺服、家电等行业短期可能值得关注:一是成长中军工、通信、医药、电力设备等的成交额占比处于50%的分位数左右,处于中性水平。

    二是消费中空调、钟表珠宝、印染等估值性价比较高。(3)短期建议继续关注:

    一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传媒(AI 应用、游戏)、计算机(国产软件)、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机械(机器人)、军工、通信(商业航天);二是可能受益于政策的食品、汽车、家电、商贸零售、社服;三是基本面可能改善的电新、医药等。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