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半月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

熊园/朱慧 2024-12-09 10:21:11
机构研报 2024-12-09 10:21:11 阅读

  近半月,国资委支持央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财政部发布政府采购新规、央行修订M1 统计口径等。我们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4.11.25-12.8)的政策跟踪。

      核心结论:总体看,近半月政策继续聚焦稳增长、稳信心、稳地产,有7大焦点。短期看,按惯例近期将依次召开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体确定明年政策基调和总体部署,我们预计:2025 年政策总基调更扩张、更积极、更给力、干字当头、全力各种“稳”,应会继续“保5%”、可能新增“推动物价回升”;扩内需为主,中央加杠杆力度是关键,对“外部环境、经济形势、财政扩张、消费、地产收储、基建、资本市场、人口”等方面可能有新表述。我们继续提示:对政策、市场乐观点,年底年初有望阶段性“股债双牛”。

      一、短期看,按惯例12 月上中旬将依次召开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体确定明年经济工作基调和总体部署,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基于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表现,结合10.28 政治局会议、12.2 总书记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言,以及近期财政部、央行、商务部等多部门会议和表态,我们对本次12 月两大会议有4 点前瞻:

      前瞻1:经济形势上,应会肯定当前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积极因素在持续增多,但应也会继续强调内外压力仍大、不确定性较高、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等,需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一方面,应会肯定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持续增多,如延续11.19 发改委发布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持续增多”;另一方面,继续强调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内外压力仍大、不确定性较高等,且明年是特朗普当选的第一年,中美关系变数也将增多,尤其是加征关税的节奏和力度,如12.2 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对应“必须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有效克服地缘冲突影响”。

      前瞻2:政策基调上,鉴于明年可能继续“保5%”(4.5%以上应是底线目标),叠加可能的关税升级,预计政策总基调应会更积极、更扩张、更给力、干字当头,全力各种“稳”。

      前期报告我们多次提示,随着9 月底一揽子政策出台,10 月以来经济环比改善迹象增多,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本质上还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再考虑到2025 年可能继续“保5%”,叠加可能的关税升级,指向2025 年政策大方向上会更积极、更扩张、更给力。

      前瞻3:政策执行上,应会要求进一步抓落实,“敢做善为,主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要求继续抓好已有存量政策落实、积极谋划增量政策。应会延续要求进一步抓好落实,如7.30 政治局会议提到“激励担当作为,有更多精力抓落实”,10.28 政治局会议强调“敢作善为、攻坚克难,主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此外,节奏上,9.24 以来多项增量政策实际落地见效期应是在明年,包括“10 万亿+”财政刺激方案、专项债新增支持土储和收储、支持并购重组活跃资本市场等。因此,可能要求持续抓好增量政策落地,积极谋划增量政策,短期应也看到政策接续,如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换新、提前下达2025 年专项债额度。

      前瞻4:重点工作上,扩内需、中央加杠杆,包括松货币、宽财政、促消费、稳地产、拉基建、稳民营、强产业、促改革等,很可能会有不少新提法。具体看:1)松货币、宽财政,中央加杠杆“更给力”,预计2025 年降准降息可能均在2-3 次,一般赤字率3.5%-4%之间或以上、专项债4.5 万亿以上、特别国债2-3 万亿以上,对应全口径赤字率有望史上最高;2)促消费,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望扩容,预计会有3000 亿以上,补贴范围从汽车、家电扩大至家居、消费电子等;3)稳地产,收储规模有望增加、中央可能更大程度参与地方收储,北上有可能进一步放松限购限售;4)扩基建,着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可能的举措包括放宽专项债项目审批、筹划水利等更多大项目、加快推动区域战略等;5)强产业,有望看到更多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如短期各地发布并购重组支持科技金融产业一体化;6)促改革,2025 年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的关键一年,“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6 大领域可能提速;7)其他:稳资本市场、稳就业,也会延续要求做好岁末年初各方面工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等。

      二、总体看,近半月政策继续聚焦稳增长、稳信心、稳地产、促改革,有7大焦点:

      焦点1:12.5 财政部发布《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给予本国产品相对于非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但也需注意,对于本国产品的定义,包括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产品的中国境内生产组件成本达到规定比例要求,以及关键组件、关键工序在中国境内完成。因此,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的产品,只要符合标准即可享受政府采购支持政策。

      焦点2:12.3 商务部发布《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此次新增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应是反击近期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此外,近期我国半导体、互联网、汽车工业、通信企业四大行业协会也集体发声,表态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焦点3:12.4 以来新华社“当前中国经济问答”系列透露的的政策信号,重点关注:1)对于明年政策基调和方向,“干字当头”应是关键词,也要“要把握好时与势、危与机、稳与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3)中央加杠杆方面,再提“中央财政还有比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货币政策“将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等考虑;3)具体抓手方面,“千方百计提振消费、扩大需求,加快推进产业提质升级,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深入推进重点改革任务,稳住楼市、股市两个‘风向标’,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应对”;4)促改革方面,财税体制改革下,“特别是一些事关顶层设计的基础性制度,将加快落地”,据此前财政部表态,应会率先推进预算、转移支付、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改革等。

      焦点4:多部门继续谋划后续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换新,12.5 工信部表示将谋划新一轮装备制造业稳增长政策、继续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11.28 全国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会议,均指向明年会继续实施“两新”政策,且可能加大扩摸、扩大范围。

      焦点5:12.2 国资委支持央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重点关注符合要求的投资失败、未达预期或者探索性失误,符合条件的可按照规定不予、免予问责。结合近期两大央企发行5000 亿专项债,关注后续可能更多形式的“中央加杠杆”。

      焦点6:地方继续部署增量政策稳增长、稳信心,各地重点、节奏不一。稳增长方面,贵州36 条接力稳增长,江苏率先扩容以旧换新、新增手机等7 类3C 产品和20 类家电商品。此外,上海发布生育支持政策、广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66 条、深圳发布并购重组行动方案。

      焦点7:各地继续松地产,如贵州发放最高5%购房消费券,也需关注广州近期出让均为民企拿地、杭州等地上调房贷利率下限。近期各地继续出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包括重庆优化公积金政策、贵州发放最高5%以旧换新购房消费券(定向用于装修和家电)等。

      此外,在土地出让、房贷利率方面也有新动态,如近期广州两宗土地出让均为民企拿地,杭州、南京、苏州、广州等多地回调房贷利率下限,上调5-20BP,利率回至3%-3.1%。

      其他可关注:12.6 国常会要求“整改工作要尽量往前赶,能今年整改落实的就不要拖到明年,更好助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12.5 中央发布《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12.2 央行修订M1 统计口径;商务部进行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12.2 央行在2024 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表态,“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促进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平稳发展”。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地缘博弈等超预期变化。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