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行业三类投资机会梳理:垂类应用率先落地 AIAGENT剑指未来
我们梳理当前的AI 应用市场,概括目前三类主要的AI 应用发展方向及关注重点。1)提升生产工作效率的通用工具:重点关注有模型技术优势及流量优势的厂商。2)基于垂直场景打造AI 赋能类应用:在部分场景已看到AI 带来参与者报表端的优化,建议关注对垂直行业有数据积累/数据源优势,以及对行业有深度认知的企业。3)Agent:端侧建议关注手机、PC、机器人等终端载体,应用侧建议关注企服应用,为B 端Agent 优质落地场景。
第一类场景为提升生产工作效率的通用工具。在此类场景中,AIGC 能在基础性工作中帮助或替代人力,主要通过生成式AI 提升内容供给速度、降低内容创作门槛,从而帮助人员专注于高价值的工作及创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此类应用目前数量多,参与门槛相对低,无论是科技大厂还是初创公司均有参与,目前商业模式仍以订阅及按使用量付费为主。综合来看,当前ChatGPT、豆包等用户数据表现最好的厂商大多同时具备模型技术优势和流量入口优势,因此在通用AI 领域建议重点关注与技术突出的大模型厂商合作,同时本身具备用户及流量基础的应用厂商,如优质办公场景工具金山办公(WPSAI)、福昕软件、彩讯股份等,以及基于Filmora 等工具结合AI 多模态能力的万兴科技等。
第二类场景为基于垂直场景打造的AI 赋能类应用。在垂类场景中,客户对行业差异化和专业化要求更高,垂直行业厂商拥有长尾数据帮助finetune 大模型,容易建立壁垒。且垂直细分场景需求明确,领域内现有服务商行业know-how 深厚,基于现有场景需求引入AI 赋能,实现企业内部运营效率提升+企业对外价值输出量提升。目前在教育、广告、电商、数据应用解决方案等场景已看到AI 带来参与者报表端的优化。建议关注对垂直行业有数据积累/数据源优势,以及对行业有深度认知的企业,包括科大讯飞、佳发教育等。
第三类场景为AI Agent,为AI 应用下一步落地发展方向,空间可期。AI Agent目前有两类载体,一类为端侧Agent,基于手机、电脑等终端为用户服务,能自主调用终端中的功能与信息;另一类为软件层面的Agent,尤其看到在企业生产管理类软件中,基于企业目前积累的特有知识,实现任务自动化。Gartner预测,到2028 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通过人工智能代理自主完成(这一比例在2024 年尚为0%)。企业降本增效需求日增,Agent 为重要手段,企服类软件为应用侧Agent 优质落地场景。海外Salesforce Agentforce、微软Dynamics 365 等Agent 需求旺盛,对应国内,建议关注企服+AI 泛微网络、用友网络、金蝶国际、彩讯股份等。
风险提示:AI 应用研发进度不及预期;AI 大模型技术进展不及预期;AI 算力供应链风险;AI 芯片研发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