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行情三部曲之一:继续布局跨年行情
回顾:12月2日-12月6日A股震荡反弹,传媒互联网板块领涨近期A 股交易线索:12 月2 日-12 月6 日,A 股延续震荡反弹走势,A 股主要宽基指数均不同程度上涨,港股方面恒生科技与恒生指数同样开启反弹。A 股行业方面,本周主要一级行业中传媒互联网、煤炭、社会服务领涨,家用装饰及休闲表现靠后。1)宏观层面:中国11 月官方制造业PMI 为50.3,环比上涨0.2pct;美国11 月失业率为4.2%,11 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为22.7 万,两项数据均高于预期;2)行业层面: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3)流动性层面:受海外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影响,本周A 股成交额维持在2024 年9 月24 日来的低位。
展望:布局跨年行情,关注顺周期+消费
12 月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预期正在逐步升温,从策略上布局跨年行情。1)11 月初以来,特朗普交易导致美元走强,压制全球股市风偏,资源品、出口和医药等受情绪压制,不过近期其影响有所缓解,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有所回落。2)展望未来,特朗普当选或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考虑到A 股和港股估值仍处历史均值附近,货币和财政等政策仍在路上,参考2019 年经验,预计市场或震荡上行,若政策加速落地,开始重新关注顺周期和消费,2024 年12 月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 年两会前后是关键时点,重点关注地产链、消费电子、汽车、家电和社服零售等方向,港股的相关板块或弹性较大。3)中期来看,在震荡市场环境下,主题方向仍是重点,例如破净、并购、化债、供给侧改革等领域,成长方向重点关注军工、电子和电新等,价值方向关注建筑、环保和银行等。4)长期来看,格局改善叠加股东回报提升的红马股是值得长期布局的方向,如港股互联网、白电、船舶、商用车等龙头。
焦点:跨年行情或正在进行中,观察“复苏”主题或成主线的宏观信号当前市场仍处于预期交易中,12 月经济政策指引或助力跨年行情,重点关注“复苏”主题。历史经验上看,跨年行情通常在当年11 月至第二年2 月启动,2020 年至今A 股市场在跨年时期通常有更高概率走出一轮上涨趋势,从当前时点来看,2024 年A 股市场的跨年行情需重点聚焦12 月重要会议的财政政策指引,目前市场仍处于“预期”交易阶段,关注“复苏”主题。
预期成为现实的第一步,关注广义财政支出的回升,首先观察“复苏”主题中的化债逻辑兑现。
在地产投资影响逐渐弱化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在中国经济的恢复过程中逐渐成为重要力量,带动经济循环。2020 年以来,政府财政收支和A 股市场关联性提升,广义财政支出在多数时期与上证指数走势一致。在政策预期交易后,市场或将聚焦于广义财政支出的力度,从政策目标出发,首先观察“复苏”主题中化债逻辑的兑现,需跟踪专项债的进度。
预期成为现实的第二步,关注M1、社融、PMI 等宏观信号,是“复苏”主题成主线的关键。
化债是第一步,信用扩张是第二步,是“复苏”主题成主线的关键。复盘宏观指标与A 股企业盈利增长的规律,历史数据显示,2000 年以来,在社融、PMI、CPI 等宏观指标数次到达底部拐点并向上回升的过程中,A 股净利润与ROE 通常会在未来1-2 个季度开始回升,在此过程中综合金融、食品饮料、金属材料及矿业、煤炭等顺周期板块涨幅居前。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