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行业周报:消化分歧走向一致 重视公用红利价值

机构研报 2024-12-09 16:29:16 阅读

  火电预期边际收敛,盈利助力价值回归。下半年以来,受红利板块调整叠加煤价下降导致对电价偏弱预期影响,火电估值也持续回落,截至12 月6 日,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近两年PB 估值分位数分别为5.36%/24.02%/34.02%,估值重回近两年低位。我们认为,当前板块的估值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对电价的偏弱预期,而且实际上今年以来火电盈利虽然有所修复但并不超额,全国性发电上市央企度电盈利也仅1.5~3.0 分钱,作为行业内资产质量较为优异的企业盈利尚且如此,非上市的普通火电机组盈利压力依然严峻。

      因此电价预期在煤价回落的背景下存在一定回落压力,但调整空间实则相对克制。当前各省份年度长协交易方案陆续公布,预计月底各省份长协价格也将陆续落定,火电估值压制因素也有望得到缓解。截至12 月6 日,秦皇岛港Q5500 动力末煤平仓价已经回落至812元/吨,四季度均价为840.22 元/吨,同比降低117.47 元/吨,火电四季度业绩预计将会延续改善;考虑到24 年一季度均价为901.74 元/吨,整体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即使考虑电价调整,25 年一季度火电盈利或仍有修复空间。我们认为当前时点火电投资将重回业绩驱动,考虑偏高的煤价基数,火电盈利有望在未来两个季度内延续修复,叠加当前时点偏低的估值以及部分公司稳健的分红预期,火电在当下环境中的投资价值值得再度重视。

      水电息差具备吸引力,核电电价压力逐步出清。水电作为稳健盈利资产,长期被视为红利典范,水电主要上市公司在市场波动影响下,三季度以来也有所调整。近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重回下行趋势后,考虑到后续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预期,利率中枢的下行通道或将延续,红利资产在权益市场上行情表现的回归我们认为只是时间问题。以长江电力为例,若按2025 年业绩一致预期测算,截至12 月6 日其预期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息差已经扩大到1.85%,处于2023 年以来息差分位数的51.9%,若后续利率继续回落则分位数还将更低,当前来看以水电为代表的红利资产已经具备相当强的吸引力。核电方面,除本身就与水电具体类似的红利属性以外,随着江苏与广东省年度电力交易方案公布后,电价对核电盈利的影响幅度预期已经得以明确,考虑到如中国核电的漳州核电项目投产以及2024 年因集中大修导致的偏低基数,预计2025 年业绩也将重回稳健增长节奏。

      绿证核发再创新高,绿色需求快速释放。我们在9 月第一周周报上曾明确表示,随着全国绿证绿电市场规则搭建完成,创新高的绿证核发量对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而10 月全国绿证核发数量达12.32 亿张,再创历史新高,1-10 月核发绿证数量已经达到33.31 亿张,占有记录以来核发总量的93.81%。虽然1-10 月绿证交易量仅有2.78 亿张,占可交易绿证的13.53%,但也达到有记录以来交易量的77.45%,绿证交易放量效应显著。我们相信,随着需求侧绿电强制消费制度的持续发力,绿电及绿证的溢价对新能源电价将会起到显著支撑作用,而且随着能耗双控于明年进入收官之年,绿电仍有持续政策催化预期。

      投资建议:“碳中和”时代号召和电力市场化改革将贯穿整个“十四五”期间,电力运营商的内在价值将全面重估。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有望推动火电经营持续改善,推荐关注优质转型火电华润电力、福能股份、华电国际、国电电力、中国电力、华能国际和长三角煤电运营商;水电板块推荐优质大水电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和华能水电;新能源三重底部共振背景下,行业投资长夜将明,推荐龙源电力H、中闽能源、中国核电和三峡能源。

      风险提示

      1、电力供需存在恶化风险;

      2、煤炭价格出现非季节性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