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业周报:收储政策加速落地 产业链筑底在即
消费建材:收储继续推进,看好地产链复苏。政府收储有望成为地产后续的压舱石,是去库存的直接手段。2024/5/17,中国人民银行特别设立了高达3000 亿元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专项基金。2024/6/20,住建部召开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视频会议。会上住建部明确表示,各地要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随着时间推进到2024Q3,这一收储计划逐步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截至11 月全国超过60 个城市表态支持收储,超过30 个城市落地首批房源征集细则。 部分城市收储项目已经开始投入保障房运营当中。例如重庆已由国企收购了2 批14 个项目用作保租房,目前已经有100 多套房源投入使用,面积30-40 平米,单月租金约为1000 元。福州安住发展公司已收购约5000 套存量房源,计划将于2025 年底前分批装修并推向租赁市场。大多数城市的存量房收储工作仍处于筹备阶段。例如广州明确收储商品房为90 平以下且优先选取整栋或整单元未售、可实现封闭管理的楼栋项目;杭州提出收购后用于保租房的,面积以不超过70 平的小户型为主,收购后用于配售型保障房的,面积以不超过125 平的户型为主;哈尔滨要求房源性质为住宅,单套建筑面积小于120 平,优先选取整栋或整单元未售的楼栋项目。各地存量商品房收储工作正在加速落地。例如,河北首单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贷款近日正式落地;国开行吉林省分行也成功发放吉林省首笔支持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贷款4.29 亿元;湖北已加快投放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和保障房收购贷款,累计为18 个项目授信24.2 亿元。
但收储也仍然存在多个难题需要解决:1)符合征集要求的房源与保障房需求之间仍存在匹配难度;2)房源定价体系需明确,多数城市未明确具体定价规则,少数城市明确按照周边房源进行定价,比如惠州以同地段保障性住房重置价格为参考上限,杭州临安以不超过周边房源、车位的评估价作为本次收购的最高限价;同时还需要平衡政府成本和开发商的价格意愿。随着中央制定以及更多城市发布详细的收储政策,明确征集房源的条件,同时保障房再贷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预计后续存量房收储工作将取得更多实质性的进展,有助于缓解房地产库存水平。
预期先行,建议关注消费建材核心标的。地产政策放松后或提振购房信心,去库有望打通置换链条,建材需求可能迎来边际改善,当前存量需求逐步释放,重点关注C 端建材品类。我们建议:1)长期看好C 端:北新建材、伟星新材、兔宝宝;2)反弹关注B 端:东方雨虹、三棵树、蒙娜丽莎、坚朗五金、中国巨石。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地产市场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