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三得利:酒饮龙头的百年匠心与全球布局
三得利:从“寿屋”小商铺穿越周期成为全球酒水巨头从日本小商铺起家,三得利在多元化与国际化的道路上持续拓展,最终成长为领先的跨国消费品集团。从日本本土看,23 年三得利在啤酒/红酒/威士忌/预调酒/软饮料行业分别为TOP 3/1/1/1/2 地位(终端销售额口径,下同);从全球看,23 年三得利在日本海外营收占比52%,是全球第7 大酒类生产商、全球第6 大软饮料生产商,其将强势品类出口至亚洲邻国、通过收并购等方式拓展欧洲区域。本文通过复盘三得利在酒类、软饮料赛道开拓创新、进军全球的发展历程,以期为中国食饮企业当下面临的白酒出海难、威士忌培育难、软饮料大单品打造难等问题提供启发和建议。
酒类:引领时代,深耕本土成酒类之王
日本酒类发展受到宏观/税收/人口等因素影响呈现品类迭代式发展,复盘三得利的成功之道:1)烈酒:舶来品对饮食西化的日本人具吸引力,但难点在于如何将尝鲜需求沉淀,三得利以本土化口味改良打开突破口,通过口味创新把握需求变迁、场景及内容营销加速消费者培育、品质坚守穿越周期成功树立高端定位;2)低度酒:三得利作为后来者潜心观察,1960s 其在格局固化的啤酒行业通过产品创新(发泡酒等)、高端化/差异化策略拥有一席之地;1990s 公司借酒税变革、女性消费崛起、年轻群体需求变迁的时代机遇,以特色大单品布局预调酒市场,后来居上成为低度酒龙头。
饮料:后起之秀,营销赋能与爆品打造为立身之本1980s 起,三得利加快了多元化布局的步伐,拓展至软饮料行业,当前已成为日本软饮龙头企业(23 年在茶饮料/咖啡/瓶装水/果汁行业分别占据TOP2/1/1/4 地位)。营销赋能与爆品打造为公司的立身之本:营销端,公司大单品乌龙茶虽然较伊藤园的乌龙茶更晚推出,但其致力于营销产地标签,建立三得利的乌龙茶是“来自于中国的正宗乌龙茶”的消费者心智;BOSS咖啡强化“劳动者的伙伴”定位,连接商品包装与劳动者内心;产品端,公司研发部门打破内部沟通壁垒,为创新赋能,最典型的案例系公司乌龙茶产品创先开辟无糖领域,紧抓风口、打造健康爆品。
全球化:从亚洲到世界,日式风味的全球巡礼
23 年三得利海外收入占比过半(52%),其出海起于1980s 前后,彼时本土酒饮市场进入增长瓶颈期、而国际消费需求持续增加。1)烈酒:14 年收购烈酒巨头Beam 后顺利嫁接其全球分销网络,逐步从区域品牌向国际巨头转型;其在中国市场通过抓住消费升级机遇、精细化渠道管理等成功在高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软饮料:公司凭借历史积淀、前瞻的收并购眼光与革新的产品策略,出海进程领先(23 年软饮料海外收入占比50%+),公司将强势品类出口至亚洲邻国,利用产品差异化实现热销;在消费习惯与日本差异较大的欧美区域,公司主要通过收并购及与强势品牌(百事可乐等)合作。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达预期、海外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及汇率波动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