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月报:博弈政策动向 市场何去何从?
投资要点
大类资产展望:
股市:展望后市,新一轮政策博弈阶段市场或仍然偏乐观,指数层面或仍偏强震。行业方向上,政策落地前,有望呈现轮动上涨格局,行业表现逐渐从分化走向收敛,中小盘或相对更优,板块方面,顺经济周期相关的消费(非白酒)、地产链或相对更优。若后期政策未达预期,可阶段性止盈,或短期内关注红利、港股红利等防御性方向。若政策强于预期,可关注沪深300、A500 等宽基指数。
债市:展望后市,当前政策增量以化债、地产为主,其他领域政策进入空窗期,尤其是扩内需领域缺乏增量政策指引。中长期来看,在较大规模的针对经济的增量政策出台前,债市仍稳健偏乐观;在财政发力阶段,央行也将配合财政发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债市转熊风险不大。
权益类组合配置思路:预计短期成长价值风格走向均衡,成长略占优势。行业层面,过去新能源、AI等系统级别的产业机会暂无明确线索,建议关注以下板块的投资机会:(1)科技成长板块,新产业趋势持续催化的机器人、自主可控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如电子、计算机、自动化设备等;(2)并购重组概念,软件、军工、传媒及地方政府持股比例较高的传统行业进行并购重组的意愿相对较强;(3)需求符合预期,供给稳定或加速出清的板块。
固收类组合配置思路:
短期纯债型基金——短期债市上行风险有限,短端确定性仍强,但从性价比角度中短端也具备一定性价比,长端在阶段性超调的位置下可能维持宽幅波动,因此保持适当的谨慎但并不进一步压降久期。同时,低等级的信用债或有回调风险,需回避进行信用下沉标的。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利率不改长期下行趋势,但是短期下行过快,配置长久期利率债基时需考虑更好的介入时点。同时,站在年末的配置时点,11 月理财规模回升,且年底信用抢配行情已然开始,但当下信用利差重回年内低点,信用债基的配置价值有所减弱。
固收+型基金——债券端整体以获取稳健收益为主要目标,权益端在弹性仓位的具体比例上有所差异,但整体而言,均是以红利稳健风格或行业均衡且分散配置的固收+基金为底仓,以配置科技成长、医药、顺周期消费等方面的固收+基金为弹性仓位。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基金经理管理其他产品的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报告根据历史公开数据及定期报告整理,存在失效风险,不代表对基金未来资产配置情况的预测,不构成投资建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