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报告:“超常规”史无前例 逆周期调控升级

刘郁/肖金川 2024-12-09 21:28:20
机构研报 2024-12-09 21:28:20 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12 月9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 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释放信号积极,从港股和A50期货显著走强来看,会议内容大幅超出此前市场预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基调更为积极。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超常规首次用来形容逆周期调节,体现出政策力度呈现升级趋势。今年两会的政策表述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7 月政治局会议“要加强逆周期调节” ,9 月政治局会议“要加强逆周期调节”。从变化上来看,逐渐不再提跨周期,而是转向逆周期,且在力度上不断升级。给市场营造后续政策可能持续推出,直到经济企稳反弹的预期。同时此次会议也没有再提“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是直接提扩大内需,也是更加直面问题,重视需求侧的体现。

      二是就财政和货币而言,本次会议提到“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前面加了修饰词“更加”,类似的表述见于2020 年4 月政治局会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后来5 月两会制定了规模较大的财政组合拳(赤字率3.6%+、新增专项债3.75 万亿、特别国债1 万亿)。明年可能视美国加征关税的幅度将赤字率提升至3.6-4.0%,专项债规模也可能扩至4 万亿以上,特别国债可能增至1.5-2 万亿。除了规模增大,投向上有多少用于支持消费也值得关注。

      货币政策基调从“稳健”修改为“适度宽松”,有两种理解,分别对应更为积极和变化不大。更为积极的理解,主要是联想到2009-2010 年,货币政策从2008 的“从紧”转向“适度宽松”。2008 年9-12 月,连续五次降息(1 年贷款利率下调216bp)、三次降准(大行下调200bp),不过2009-2010 年未再降准降息。另一种理解是与当前相比变化不大,因为下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质上已经比较积极,这一表述更多是事后确认。因而整体上,货币宽松的大基调不变,市场分歧主要是在力度上的差异,今日债市的表现倾向于前者理解。

      三是稳住楼市股市写入2025 年目标。会议提到“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9 月政治局会议就提到“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当前的表述更加明确,目的可能是通过股市楼市价格回温,来推动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从而带动消费反弹。

      四是重视消费。会议提到“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预计促消费政策在规模、方向上会有所突破。今年10 月,民政部推出《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针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可能是明年促销费的发力方向之一。而提高投资效益,可能主要是针对物价下滑导致投资回报率偏低的问题,同时意在财富效应维度促进消费。

      五是会议也提了科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外贸等方面。强调科技,明确了未来政策的发力方向是在科技引领的产业方向。同时对于绿色,因明年是十四五最后一年,减排等目标需要完成。外贸外资方面,会议提到“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去年12 月政治局会议也有类似表述(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风险,通过与欧洲、日韩以及新兴市场加强经贸合作,可以部分对冲关税冲击。此外,会议提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预估四季度GDP 同比可能到5.0%或略高,全年实现4.8-4.9%,基本完成5%左右的目标。

      权益方面,会议整体表述强于市场预期,恒生指数&A50 期货应声走强,后续A股资金参与情绪或将有所提振。“稳住楼市股市”有助于强化底线思维,同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等表述或将进一步催化看涨预期。板块方面,市场对地产品种的投资信心或将增强,同时消费&科技仍然是政策重点。往后看,反转逻辑或将成为短期交易线索,关注11 月8-26 日显著下跌,同时11 月27日以来尚未明显反弹的行业,例如地产,科技板块的通信、军工、电子,消费板块的食品饮料、美容护理,以及非银和农牧等。中长期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内需修复,消费&科技板块有望迎来企业盈利和估值的共振。

      会议内容出炉之后,长债收益率也走出了90 度的快速下行。全天来看,债市变化主要集中在长端,7 年、10 年、30 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4.3bp、4.5bp、5.2bp 至1.76%、1.91%、2.11%;短端3 年内国债收益受到资金偏紧影响,变化不及1bp。这也侧面反映出,市场对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理解,或是中长期维度政策利率存在降准降息空间,长端利率提前定价降息逻辑。对于当前债市,10 年国债收益率可能存在超前定价的风险,考虑到当前资金面(税期及跨年)、政策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监管面(利率合理性调控)的压力尚未缓解,且今日行情过后交易型机构的久期暴露或进一步升级,债市短期或有一调(具体分析请见12 月8 日的报告《或有一调,抓紧上车》)。不过受宽货币预期支撑,仍在下行通道之中。

      风险提示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海外经济或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