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事件:
12 月0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研究2025 年经济工作。
主要观点:
会议提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稳外贸稳外资”,通过积极的宏观政策对冲潜在的经济下行压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叠加扩大国内需求和高质量发展,完成明年的经济工作目标。资本市场方面,会议强调,要“稳股市楼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明确了“外部冲击”的客观存在,说明在政策应对上,会议对明年可能受到的外部冲击有较为充分的准备。
会议指出了明年逆周期调节的“超常规”基调,结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预计后续将会有新的增量政策的出台。此外,对宏观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也有明确的要求。我们在9 月26 日的点评中提到,第一轮的货币财政政策主要解决的是各个市场的流动性问题,第二轮的货币财政政策主要解决的是增量问题,包括规模和投向,保证投向的效果。从12 月9 日的会议来看,增量的规模可期。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财政政策的增量可能不再是传统的投资导向,消费权重有明显的上升。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在排序上,消费在投资前,预期会有更多的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例如继续消费补贴,从商品消费补贴扩大到服务类的消费补贴;生育补贴等。在投资方面,强调要提高投资效益,预计传统的供给侧投资有所下降,结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具体投向和投资方式后续还需要看到具体的文件指导。
货币政策立场转向明确,要“适度宽松”。上一轮明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年份为2009 和2010 年。2011 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总基调一直为“稳健”。从9 月开始,潘功胜行长首次提出“坚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9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也不再提及稳健的货币政策。本次会议中,明确改为“适度宽松”,未来更多降息降准操作可以期待。
风险提示:海外通胀超预期,海外经济衰退。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