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报告:12.9 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
事件点评
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释放出近年来较强的稳增长措辞,或意味着2025年宏观政策将对经济带来大幅支撑。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有所不同,此次政治局会议加入了“守正创新”、“系统集成”以及“协同配合”三个方向。预计明年产业政策,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上将进一步扩张,同时,超长期逆周期调控政策的出台将与财政、货币相配合,以系统集成为核心,在长期改革上突出效率与重点。
会议将“稳住楼市股市”放在靠前位置,将提振资产价格作为宏观经济稳增长的核心目标,进一步凸显了明年全年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对房地产的描述剔除“止跌”,意味着中央对自9.26 政治局会议后出台的宏观政策一揽子刺激方案出台以来基本面改善的肯定。其次,过去陡峭向下的斜率趋势或将告一段落,房地产将逐步进入缓慢的调整阶段,抛售性恐慌情绪渐渐出清。在股票方面,资本市场在人民银行的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托底下,自10 月以来走出下跌行情,主要指数保持稳定。将“稳住楼市股市”作为2025 年全年的主要目标意味着货币与财政将会进一步发力,保证人民币资产价格的企稳回暖,通过财富效应修复预期,激发活力。
自2008-2009年后再提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我们认为,从会议表述的口径看,货币政策将在2025年保持宽松,强于2020年疫情冲击时的逆周期调整。从历史数据观察,在2008年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方向后,M2同比增速大幅跃升,同时经济增速在后续的近两年内保持高增速,其中2009年下半年与2010年上半年的平均增速维持在10%以上。
消费与投资继续成为明年逆周期调控的重点。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今年以来,“两新”、“两重”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认为,财政对“两新”的支持将在2025 年继续延续,而“大力提振”与“全方位扩大”的描述或意味着政策在更多方向的支持。投资方面,会议在指出“投资效益”的同时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意味着与过去几轮大规模投资有所不同的是,传统框架下,长期低效益的短期投资刺激政策将不再是重点,取而代之的是对新质生产力的孵化与培育,将更多力量投向具有长期收益率的战略新兴产业上,我们认为部分科技产业政策,特别是欧美政府打压方向的投资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
整体上看,我们认为2025 年宏观政策将强势扩张。“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与“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意味着财政与货币将进一步宽松,创新型的结构性工具将陆续出台。对应到市场,我们认为本次中央政治局的描述将在股票市场首先利好科技、券商板块,其次是地产与消费。
在货币政策预期偏宽松的大背景下,债市安全垫较高。
风险提示:1、国内货币政策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美国通胀回升不利于国内货币宽松;2、2025年宏观政策受全球地缘政治影响较大,存在较高不确定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