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系列四:跨越险滩 政策转向积极有为

徐闻宇/高聪 2024-12-10 10:21:23
机构研报 2024-12-10 10:21:23 阅读

  策略摘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12 月9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 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 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核心观点

      需求政策转向,积极+宽松

      经济判断:2024 年开启全面化债,经济进入到风险处置关键期,经济压力增强。

      经济工作:对于供给侧的政策方向延续,力度略有变化。对于需求侧的宏观政策表述发生转变,总体上“更加积极有为”,积极对应着政策方向,有为对应着实物工作量。

      宏观政策:总需求政策的提法出现大的转变。财政政策新增了“更加”积极的表述,预计在应对全球新的风险挑战、扩大内需的背景下,通过突破“3%”的赤字率水平。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了“适度宽松”,为2008 年货币政策定调宽松以来的再次转向。

      政策更积极下的市场影响

      政策工具:随着2024 年11 月央行重启黄金资产的增持,从货币工具角度“打好政策组合拳”,预计央行将同时启动“对银行债权”和“对政府债权”进行的人民币信用扩张过程。

      实物工作量:首次提到“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预计2025 年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可能更多体现在逆周期政策工具的落地节奏(更快,注重预期管理)和落地力度(除了熨平经济周期波动之外,总量上将经济的中枢进一步抬升,结构上将加速经济结构的转型)。2025 年政策把内需的提升放在了第一位,从总量上看,总需求的扩大在2025 年是全方位的,关注两新政策的范围扩大,以及抑制需求政策的进一步放松。

      从结构上看,除了消费将得到大力提振,边际变化发生在投资的驱动转向对于投资收益的提高上来,我们认为对于2025 年股市提供了更好的上行预期,关注年内的配置机会。

      宏观利率:以史为鉴,2008 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后国债利率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政策宣布后的初期反应,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跌;市场情绪稳定后的反弹和震荡;政策调整和通胀预期驱动国债收益率快速回升。关注2025 年长端利率再次回升的风险。

      风险

      经济数据短期波动风险,宏观政策调整超预期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