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2024年12月月报:规模站稳30万亿元之后
11 月银行理财规模回升,产品存量规模29.8 万亿元,环比上月增加0.5 万亿元。整体看,银行存款收益下行,同时年底股份行为代表理财子机构加大旺季营销,促进规模增长显著。今年国有大行理财子在二季度手工补息整顿下已有明显增长,反而股份行规模略有所停滞,年底提前开展旺季营销工作,具体一是靠管理费让利,二是打造出收益“爆款”产品吸引增量资金。
规模站稳30 万亿元后,市场担心后续银行理财行业增长潜力,对此我们展望来年行业趋势如下:
第一,行业规模上,判断明年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增长至32-33 万亿元。和公募不同,估计目前理财子90%以上产品来自零售和企业客户,相关业务增长确定性强于机构业务,预计增长7-8%左右。
第二,模型使用上,短期自建估值短期监管态度并不明朗,判断明年一季度后推广可能性大。考虑到降低产品净值波动是客户刚需,明年一季度后是合适的推广窗口。监管部门有望针对具体产品、资产等提出使用细则。
第三,监管导向上,目前一是推广行业评级,二是完善产品分类和信息披露。
结合近期监管政策要求,后续理财行业评级要求淡化规模,同时增加相应高质量发展指标,如支持科创产品、控制产品回撤,不过对于理财子公司而言,规模增长要求仍是核心考核权重。
第四,产品创设上,现金类理财有可能持续收缩,多资产想象空间较大。随着同业存款自律机制要求深化,综合考虑同业存款降息等冲击,判断现金类理财收益会下降20BP 至1.5%以下,如果跟随OMO 降息,收益中枢可能降至1-1.2%左右,对客户吸引力将大幅下降;而多资产机会在于结构化、跨境、指数、红利增厚等方向,存款利率下行环境下有较高吸引力。
第五,配置上,存款、城投债将减配,二永债增配,权益有一定增量。减配要么因票息下降(如存款),要么因供给收缩(如城投融资),而金融债需求可能边际上有增量,当前阶段供给和需求能平衡,而权益依靠多资产策略有一定增长,测算可能在500-800 亿元左右,但量级大幅低于险资资本市场增量资金。
第六,机构合作上,稳专户,加公募,探索新同业合作路径。专户规模难以扩张主要是流动性压力下,预防性赎回导致专户负债端不稳定没有得到解决;而公募基金有望通过增厚收益为多资产策略提供解决方案,这可能成为合作空间的增量,ETF 和主动管理产品均有增长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政策监管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