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资金透视 各类资金流入的契机?

王以/王伟光 2024-12-10 12:39:13
机构研报 2024-12-10 12:39:13 阅读

  核心观点

      政治局会议对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适当宽松货币政策均做出积极表述,我们关注在政策预期改善外,资金面如何配合?1)交易性资金热度往往可以带动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散户、融资余额已连续两周回升,题材性价比及是否出现新方向决定了其后续持续性,2)以公募、外资为代表的配置型资金上周有所回流但步伐略显踌躇,其更关注经济与企业盈利的修复成色,今日政治局会议在财政、货币及扩内需方面定调较为积极,后续关注实际经济数据能否与预期接轨;3)逆势资金增量或源于A500 ETF、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截至12.9,已公布贷款金额总额占首期额度不足15%,仍有增量空间。

      外资交易活跃度回落,配置型外资转向净流入

      我们以日均成交额作为日均净买入额的代理指标观测(4Q23 以来,两者趋势基本一致),上周北向资金日均交易额小幅回升至1930 亿元,交易活跃度环比小幅回落至11.4%,仍处于2014 年以来的相对高位。以EPFR 统计的配置型外资中,2024.11.27-2024.12.04,配置型外资转向净流入(7.4 亿元),其中主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7.9 亿元,流出力度环比收窄,被动配置型外资转向净流入15.3 亿元。仓位视角,截至10 月,外资在新兴市场中配置A 股比例仅为4.1%,与2023 年3 月(6.5%)相比仍具有提升空间。QDIIETF 中,资金主要净流入美国市场,净流出中国香港。

      交易型资金活跃度小幅升温,ETF 净流入规模收窄短线资金方面,上周散户资金净流入111 亿元,相比上上周净流入规模有所收窄;上周融资转向净流入195 亿元,交易活跃度环比回升至9.40%,位于2018 年常态化区间上沿;结构上,融资资金净流入机械、计算机、电子等行业,流出银行、非银金融、交运等板块。超长线资金方面,ETF 上周净流入75 亿元,其中宽基指数净流入29 亿元,环比上上期有所收窄,科技板块净流入规模居前,行业ETF 中,跟踪电子、计算机&通信指数的ETF净流入规模居前。此外,上周净减持规模有所回升,而回购方面,上周二级市场股票回购金额155 亿元,环比前期小幅回升。

      公募基金存量仓位小幅回升,12 月私募基金仓位倾向于维持不变基金端,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28 亿份,环比上上周强度回落;存量基金中,股票/混合基金权益仓位环比小幅增加,普通股票型仓位/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分别为87%、82%。从新发基金占比来看,近期债券型基金发行占比有所回落。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11 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私募机构的平均仓位为78%,其中 91.2%的私募仓位不低于五成。向后看,近七成私募基金经理倾向于维持现有仓位不变。数据显示,4.0%的基金经理打算大幅增仓;23%的基金经理打算增仓;69.5%的基金经理打算维持仓位不变;3.5%的基金经理打算减仓;无基金经理打算大幅减仓。

      四大期指主力合约跨期价差走阔

      上周四大期指主力12 合约全部反弹,期现价差方面,四大期指主力合约基差整体中性收敛,IF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由-5.58 点收敛至-5.14 点,IH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从0.04 点下行至-1.63 点,IC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从-29.54 点收敛至-15.8 点,IM 主力合约从-33.13 点收敛至-16.02 点。跨期价差方面,IF 跨期价差由-16.6 点走阔至-16.8 点,IH 跨期价差4.6 点走阔至6.4 点,IC跨期价差-163 点走阔至-185.4 点,IM 跨期价差由-230.6 点走阔至-243.6 点。

      从前20 席位持仓变化来看,上周IF 净持仓空头减少3314 手、IH 净持仓空头减少6350 手、IC 净持仓空头减少1360 手、IM 净持仓空头减少257 手。

      风险提示:1)估算模型失效;2)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