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政策表态积极程度超市场预期 大盘有望继续向上演绎 迎接跨年行情
事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12 月9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 年经济工作。
点评:
1、四季度国内经济筑底回升,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出研判,指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从数据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GDP增长4.8%,尽管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新挑战,中国经济仍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内生动力。其中三季度GDP增长4.6%,较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回落0.7和0.1个百分点,显示出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然而,自9月下旬以来,针对性更强、效力更明显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出台,多数经济指标在10月边际改善,经济逐步显现筑底企稳态势。从关键经济指标来看,生产端,工业生产保持稳定,服务业生产明显加快;投资端,制造业维持高速增长,地方基建有望复苏,房地产销售好转、房价有所企稳、但投资端依旧承压。此外,社零数据亮眼反映出消费需求加速修复。综上而言,随着政策效应显现,10月我国经济稳中有升,供需两端亮点增多,9月以来经济的企稳回升之势得以巩固。
此外,11月制造业PMI回升0.2个百分点至50.3%,连续两个月高于荣枯线。11月PMI的进一步上升得益于生产和需求两端的共同拉动,尤其是需求端的新订单指数连续两月改善,对PMI的拉动明显。当前,制造业PMI已连续三个月上涨,PMI的连续好转说明政策的效应已经在逐渐传递到市场主体的经营改善中,预示着四季度经济有望走出年内低点,后续经济景气度有望持续修复,全年经济增速达到5%左右可期。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到“2024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进一步巩固市场主体信心,提振未来经济预期。
往后看,虽然当前经济数据中的结构性亮点开始逐步增多,但政策拉动的特征非常明显,最贴近政策端的指标相对更强(高能级城市地产销售、房企信贷、广义基建、限额以上零售等),而临近内生动能的部分(地产投资、新开工、价格信号等)还有待改善,经济呈现出较强分化,基本面回升动能仍待巩固。此外,考虑到全球局势复杂度明显上升,尤其是美国政府换届后全球经贸形势面临不确定性,我们认为明年出口压力或将显著抬升。因此,本次会议明确指出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以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并对冲明年海外不确定性加大所带来的风险。
2、逆周期调节首提“超常规”,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方面,会议强调“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这次会议首次提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突显政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外部不确定性的高度关注,同时指引未来政策应对的方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提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搭配“积极财政”是2009年和2010年,表明2025年政策层面将加大稳增长力度的明确意图。其中,在财政政策方面,措辞由以往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表明2025年国内财政政策力度将在已推出“增量财政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参考2020年“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的定调,当时通过上调赤字率、扩大专项债规模以及发行特别国债等措施推动经济增长,可以预见2025年赤字规模和赤字率均有可能突破历史高位。
货币政策方面,本次会议的表述由此前几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时隔十四年再次使用“适度宽松”这一措辞,显示出相比自2011年以来一直沿用的“稳健”表述更为积极的政策取向。回顾过去,上一次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是在2008至2010年期间,当时伴随着2008年第四季度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显著下调,以及2009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的明显扩张。预计2025年,国内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消费方面,会议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表明2025年财政政策可能显著向消费端倾斜。2024年共实施两轮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但仅有第二轮3000亿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提供了直接财政补贴。近期,包括商务部和发改委在内的相关部门表态将继续研究接续政策。具体而言,11月19日,发改委针对“两新”政策(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表示,将研究提出未来加大支持力度和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相关方案将在履行程序后适时公开;11月21日,商务部则明确提出,将提前谋划明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接续政策。据此,2025年有望延续实施“两新”政策,预计补贴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同时补贴范围有可能进一步扩展,涵盖家居、家装、家纺以及消费电子等更多消费品类。房地产及资本市场方面,会议强调“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尽管措辞简练,但在今年9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后,本次会议再次提及“稳住楼市”,表明2025年国内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或进一步加强。
此外,会议对股市的强调亦表明政策对资本市场在实体经济融资、预期引导等关键功能方面的重视。
3、对市场影响:政策表态积极程度超市场预期,大盘有望继续向上演绎,迎接跨年行情总的来看,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以及外部冲击不确定性较大的一年,2025年的经济稳增长诉求更加迫切。因而,本次政治局会议首提“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并时隔14年后再提“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整体表述超出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更加积极与货币适度宽松的组合,为历史首次,再加上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给了经济刺激方案比较大的想象空间。此外,政治局会议首提“稳住楼市股市”,后续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而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未来更多稳定资本市场的政策值得期待。整体来看,本次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叠加化债背景下后续地方政府有望轻装上阵,明年的政策发力空间进一步打开,特别是本次会议中提到的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内需的定调值得期待,后续更详细的政策内容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部署。
我们在《东莞证券2024年12月份A股投资策略报告》中明确提出:“12月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治局会议有望对下一阶段政策进行部署,增量政策落地预期有望升温,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市场有望在震荡巩固后,向上演绎,迎接跨年行情。”展望后市,当前美联储仍处于 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轨道中,客观上利于国内政策的释放。12月政治局会议积极程度超市场预期,关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稳住楼市股市”等表述均超出过去常规定调。此外,本次会议强调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表明了当前决策层的方向,自9.24后的第二轮政策加码有望接力支撑经济企稳复苏,市场有望打破外部风险以及经济悲观预期的上行压制,本轮政策牵引驱动的行情有望延续,大盘有望继续向上演绎,迎接跨年行情。行业方面建议关注金融、地产链、TMT、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和汽车等方向。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导致外需回落,国内出口承压;海外信用收缩引发风险事件,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干扰利率和汇率走势;行业监管趋严风险、市场大幅波动等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