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点评:打开利率空间 先足够下行方能上行
12 月9 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讨论了经济工作,其中很多提法出现了重大变化。
对债券市场来说,货币政策基调的变化尤为重要,另外对股市房市等提法都将成为影响未来债市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看待政治局会议表态及对债市的影响呢?
政策稳经济诉求提升。对来年经济的展望上,会议定调更为积极,2025 年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扩大内需政策的诉求也相应有所提升,由2023 年12 月政治局会议提到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显示对扩大内需的政策诉求上升。
四万亿之后,首次将货币政策基调转为适度宽松,未来降准降息幅度有望明显加大。本次财政政策定调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上一次定调财政“更加积极有为”是2020 年3 月的政治局会议,对应2020 年上调赤字率、扩大专项债规模、发行特别国债,因此我们预计明年赤字率和特别国债规模都将进一步上调。而对债市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货币政策基调的变化,即自四万亿以来再度定调适度宽松。上一次定调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是2008-2009 年,期间(2008 年9 月到12 月)央行调降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189bps,降准2 个百分点。大幅的货币宽松带来了债券利率的大幅下行,10 年国债从08 年8 月中旬的4.6%左右降至09 年1 月中旬的2.7%左右,累计下降近2 个百分点。
现在货币政策基调的再度变化,带来未来降息降准预期的显著上升,这将推动利率的明显下行。
利率可能先下后上。2024 年,利率整体趋势下行且政府债券融资走阔,但非政府债券融资持续收缩,主要原因是名义利率下行的幅度不及物价下行的幅度,考虑物价后的实际利率仍偏高,过高的实际利率制约私人部门融资。因而,利率可能先下后上,在名义利率下行幅度足够大,从而带动实际利率显著下行,才能带动私人部门融资,从而带动社融增速。在私人部门融资出现好转后,信贷出现扩张,经济出现回升后,利率才可能出现显著回调。
看着社融做债券,方向比点位更重要。我们认为在政策大幅变化之际,利率的方向比点位可能更重要。由于货币政策方向将以基本面为基准,因而社融,特别是非政府债券社融未能有效回升,基本面未能改善之前,货币宽松就没有结束,利率也就不会有趋势性的调整。如果未来政策落地即使有效,能够较快的看到社融触底,那么利率也会较快见底。如果未来政策落地节奏相对缓慢,或者未能有效带动社融回升,这意味着后续可能有更强的货币宽松,因而利率依然处于下行趋势中。因而社融是否见底回升,特别是市场化融资主导的非政府债券社融是否见底回升,是判断债市拐点是否来临的重要依据。
股市对债市的压制或弱于今年9 月末。9 月末政策转变之后,股市的大幅上涨对债市形成了压制,导致债市显著调整。那么这次政策转变是否会再现9 月股债跷跷板呢,我们认为可能性相对有限,原因在于年底债券配置力量更强,并且有较强的货币宽松预期,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未来宽松未落地之前债市调整压力有限。
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行,久期策略继续占优,社融是判断拐点的关键领先指标。
货币政策基调的转变意味着后续政策利率空间的打开,在实体经济企稳以及融资回升之前,预计货币政策宽松的基调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意味着利率需要先有足够的下行,才有可能在基本面和融资改善后回升。因此,当前情况下,我们认为后续利率依然有较大的下行空间,因而依然建议保持长久期策略,对利率和信用均是如此,10 年国债利率有望下行至1.8%或更低,1 年AAA 存单有望下行至1.6%或更低。我们认为明年政策变化幅度很大,这会导致点位的判断并不重要,相对来说方向更为重要,社融见底之前,利率将延续下行趋势。
风险提示:外部风险超预期;财政政策发力超预期;风险偏好回升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