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年度策略:2025年 城投怎么看?
该如何总结2024 年?
2024 年是化债政策的大年,14 号文、134 号文、150 号文以及11 月的人大常委会,化债政策力度不断加强,成为推动城投债收益率利差持续压缩的重要力量。
2024 年也是信用牛市的一年,“资产荒”是城投债收益率利差持续下行的大背景,利差在年中被压缩至极致低位,久期策略持续演绎。三季度虽有调整,但年末配置行情及“适度宽松”的政策表述,又推动收益率快速回落,填补调整的亏损。
化债的效果怎么样?
债券市场感受到的是持续的暖意。在“一揽子化债政策”背景下,保标债是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即使地方政府当前“两本账”均面临压力,但市场对于标债几乎没有任何担忧。而非标及票据显示的状态,显然弱于标债。
从付息的角度而言,化债需要时间,即使债券估值大幅下行,城投整体付息压力的压降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该如何展望2025 年?
城投债净融资总量仍有限,“资产荒”可能难以改善。考虑到退名单主体的新增债券融资、隐债化解的提前兑付、新设主体的新增融资等,我们预计2025 年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在2000-3000 亿元,城投债稀缺性或有加强。
2024 年中的利差低点或可挑战,但想创新低,难度不小,毕竟也是“资产荒”极致演绎下的结果。
至于信用风险,在一系列政策加持下,无论是以2027 年6 月作为相对安全的时间期限,还是2028 年,亦或是更为乐观,至少2025 年仍不用过于担忧底仓信用风险的问题。估值分化的可能性同样不高。未来城投债收益率走势更多还是受信用债市场整体走势的影响更多。
如何参与?
我们认为主流的底仓资产当前可以适当放宽到5YAA(2)和2YAA-,目前二者收益率相当,也代表了市场的选择。优质主体,久期可以更宽松。
区域上,东部地区建议关注山东地市层级及部分区县、江浙徽等省份的区县;中部地区中,建议关注地市及债务压力可控的区县;重点地区,可以关注优质主体的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变动超预期;城投信用风险;政策超出预期;预测数据根据经验规律外推,可能与实际存在偏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