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货币金融观察之四:提高赤字率 适时降准降息

王先爽 2024-12-13 14:54:00
机构研报 2024-12-13 14:54:00 阅读

  事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 月11 日至12 日在北京举行,12 日晚间发布会议通稿。前期在12 月9 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 年经济工作,并发布了通稿,我们前期也发布两篇点评《银行视角看政治会议三个关键词》、《08 年适度宽松节奏和效果如何?》。整体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基调和表述延续9 号政治局会议的通稿精神,所以相关政策基调市场已经有所预期,我们认为边际上值得关注的要点如下:

      一、未提“超常规逆周期调节”。9 号政治会议通稿中,我们比较关注新增政策基调关键词有三,一是“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中,未再提及“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延续。

      二、“更加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明确。通稿表示1)提高财政赤字率;2)加大财政支出强度;3)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4)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上次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基调是2020 年,2020 年预算赤字率是3.6%,较2019 年提高0.8%,2020 年新增地方专项债额3.75 万亿元,较2019 年增加1.6 万亿元。24 年财政预算中,赤字率3%,超长期特别国债1 万亿,地方专项债3.9 万亿元(不含化债)。从会议表述来看,我们中性预期25 年预算赤字率可能超过4%,特别国债超过1.5 万亿,地方专项债超5 万亿元(不含化债),加上2 万亿化债专项债额度,预计整体政府债增量预算约14 万亿元。

      三、“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更加明确。通稿表示1)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2)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3)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预计年底或明年初会有降准降息落地,金融市场流动性环境延续充裕,社融和M1 增速继续回升。预计随着降息落地,银行息差仍有下行压力,但相较去年,未再提“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银行额外的非市场化让利压力可能有所下降。

      四、明年任务安排中促进消费排位提前第一位。当前经济环境,扩大消费是畅通经济循环的核心。会议还表示要制定促进生育政策,生育率低下也是当下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原因,而且可能产生未来供给不足问题。如果财税货币社保消费等政策能联合超常规发力,提高社会生育率,降低社会教育养育成本,短期解决需求不足,长期解决供给不足,大幅畅通生产消费循环一举多得。

      后续展望和投资建议:参考08 年和20 年经验,预计随着本轮宏观政策落地兑现,经济和资本市场也将回升。虽然短期货币宽松导致银行息差承压,但经济恢复有助于中期息差回升,促进银行中收增长,降低不良生成,利好估值回升,看好银行板块系统性行情和长期夏普优势。本轮宏观政策将更加注重消费和资本市场中收占比高、结算性负债强的银行会更加受益,估值溢价有望再回归。

      风险提示:经济基本面改善偏慢;政策力度低于预期;存款竞争及定期化加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