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4年第45期:政治局会议释放积极信号 专项债项目审核权拟试点下放

机构研报 2024-12-13 14:54:15 阅读

  要闻点评

      政治局会议首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建议明年预算赤字率安排在3.8%左右。12 月政治局会议历来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吹风会,本次政治局会议在政策力度上有超预期之处,向市场释放出了重大信号。从经济形势研判看,2024 年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将完成说明9 月底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效果已显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从政策基调看,明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重提“适度宽松”,首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2025 年货币与财政政策的传统框架有望突破,可能推出新政策工具,且将更注重预期管理、政策协调配合。从2025 年重点经济工作看,扩内需、促消费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反映出了扩内需对经济修复的重要性,凸显了政策决心。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要求“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历次政治局会议已多次作出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部署,主要包括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三大领域。

      地方专项债项目审核自主权下放试点或落地,项目申报使用效率有望提升。其一,地方政府部门更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及专项债项目储备情况,审核权下放至省级政府有利于提高信息对称性,一定程度上增强专项债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匹配程度;其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为省级政府及计划单列市,专项债项目审核权下放至省级政府有助于建立权责统一且清晰的地方债务管理体系,提高地方自主性,充分激发地方积极性与活力;其三,地方政府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灵活调整专项债发行使用节奏,及时发挥专项债稳增长效应。但需注意,专项债项目审核权限下放的同时仍需严格把关项目质量与数量,警惕因放松审核而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下滑的风险。

      天津综合运用金融手段推动资产盘活,江西吉安永新县宣布隐债清零。天津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探索通过REITs、ABS、市场化债转股等金融工具推动资产盘活,加快推进政府公务仓建设,切实将闲置资产转化为新增财力。江西永新统筹一切可统筹的资金、资产、资源和政策措施以化解存量债务,目前已实现隐债清零。

      本周有39 家城投企业提前兑付债券本息

      本周“24 扬州城控债02”取消发行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债发行情况

      本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净融资额均大幅下降。特殊再融资债发行提速,河南、湖北等10 省共发行5240.39 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其中4882.39 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本周共发行52 只地方债,发行规模较前值下降41.71%至5486.72 亿元,净融资额下降42.71%至5391.15 亿元;截至12 月8 日,新增债共发行46711.95 亿元、完成下达限额(47200 亿元)的98.97%,其中新增一般债6754.07 亿元、完成全年限额(7200 亿元)的93.81%,新增专项债39957.88 亿元、完成下达限额(40000 亿元)的99.89%。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前值下行4.47BP 至2.18%,利差收窄1.59BP 至11.10BP。

      城投债发行规模、净融资额均大幅减少,发行利率下降、利差收窄。本周共发行183 只城投债,发行规模较前值下降18.83%至1276.41 亿元;净融资额较前值下降91.94%至5.90 亿元。发行券种以私募债、5 年期为主;发行人主体级别以AA+级为主。从发行成本看,本周整体发行利率为2.48%、较前值下行10.55BP,发行利差为99.90BP、较前值收窄4.55BP。城投境外债共发行20 只、规模合计136.25 亿元,加权平均发行利率5.63%,城投境外债穿透信用主体的行政层级以区县级为主、主体评级以AA+为主。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债交易情况

      城投级别调整:12 月2 日浙江嘉兴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上调至AAA,展望级别稳定;其担保的“20 闻川城投债/20 闻川01”评级由AA+上调至AAA。

      地方债:本周,地方债现券交易规模共计8774.25 亿元,较前值增加2116 亿元;各期限地方债到期收益率下行,平均下行幅度为7.89BP。

      城投债:本周,城投债交易规模为3340.52 亿元,较前值增加1.57 亿元;城投债各期限到期收益率普遍下行,平均下行幅度为12.83BP。信用利差方面,1 年期、3 年期、5 年期AA+城投债利差分别收窄11.32BP、7.87BP、10.32BP。

      城投债异常交易:广义口径下,本周共有48 家城投主体的54 只债券发生64 次异常交易(即成交净价偏离度较大),主体数量、债券数量和异常交易次数均有所增加。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