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点评报告:债券视角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 月11 日至12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2025 年经济工作。我们对本次会议解读如下。
一、扩大国内需求是明年政策重要发力方向,消费是扩内需重要抓手本次会议指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海外需求和美国对中国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并且国内物价水平还有待回升,因而需要扩大国内需求。消费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本次会议指出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种项目,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今年有1500 亿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政策的支持下,9-10 月社零增速分别回升至了3.2%和4.8%。明年将“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明年财政资金对于消费和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将加大。预计在政策的支持下,明年消费增速有望温和回升。
二、财政赤字率将突破3%,广义财政赤字率将超过今年本次会议对于明年财政政策定调是“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
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会议指出要提高财政赤字率,这意味着2025 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有望超过今年3%的水平。财政发力程度要看广义财政赤字率,因而还需要看专项债、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本次会议提出要“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我们预计2025 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超过今年的3.9 万亿,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有望超过今年的1 万亿。财政支出的方向也需要重视,明年财政支出将向基层三保、支持消费等领域倾斜。
三、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降息降准空间或将打开本次会议对于明年货币政策定调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货币政策基调已经转向“适度宽松”,这既是对前期货币政策宽松的确认,也能提振市场信心,并且意味着后续货币政策将维持宽松。我们认为年内存在降准的可能性,从而为明年初政府债券发行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也有利于年初银行宽信用。此外,本次会议要求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后续关注对于稳定股市和债市可能出台的金融创新工具。
四、债市依然向好,关注长久期地方债、超长信用债2020 年以来(剔除2022 年),在当年开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利率整体震荡回落。对于债市来说,政策不确定性落地,而且增量政策落地要等到下一年,因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利率倾向于回落。我们认为,今年也将延续这一经验规律,也即年内利率倾向于回落。
展望明年1-2 月,专项债发行可能提速,并且也存在信贷冲量的可能;在政策的支持下,明年1-2 月经济数据也存在继续冲高的可能性;但预计央行会做好配合,预计资金面将保持宽松,因而债市风险可控。当下依然是债市较好的交易性窗口,长久期地方债和长久期高等级信用债具有一定的性价比。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回升,通胀超预期回升,流动性超预期收紧,过去的经验对于当下的指示意义弱化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