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深度研究:安徽机器人集群崛起 汽车产业深度赋能具身智能

邵将/郭雨蒙 2024-12-13 20:19:23
机构研报 2024-12-13 20:19:23 阅读

  政策端:安徽省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合肥落地资金支持在12 月6 日举办的2024 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暨(芜湖)产需对接会开幕活动中,由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研究起草的《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正式发布。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打造合肥、芜湖两个产业先导区。

      2024 年9 月8 日,合肥市正式对外发布《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 年)》,提出到2026 年,力争建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引培集聚创新创业团队突破50 个,培育示范应用场景30 个,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 亿元,积极争创省级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在支持建设智能机器人创新平台方面,合肥将给予每年最高2000万元、累计不超过1 亿元的经费支持;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将遴选一批突破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000 万元补贴;通过“竞争赛马”等方式,对产业共性技术瓶颈项目给予30 万元至200 万元支持等。

      机器人有望成新一代颠覆性产品,市场空间广阔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GGII 预测,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年均增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4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1.58 亿元,到2030 年将达到近380 亿元,2024-2030 年CAGR 将超过61%,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2024 年的0.40 万台左右增长至2030 年的27.12 万台。

      安徽机器人集群崛起,汽车产业深度赋能具身智能安徽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芜湖、马鞍山、合肥等地区。2022 年,安徽省机器人全产业链产值达470 亿元,规模居全国第6 位,已经形成关键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示范应用的特色产业链条。2013 年,芜湖以鸠江区为核心规划建设了全国第一个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启动建设规划面积3.53 平方公里的机器人产业园。截至2024 年3 月,芜湖机器人产业已经集聚了上下游企业接近300 家,规上工业企业100 多家,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00 亿元,聚集了埃夫特、安普、瑞祥工业、酷哇、南博等企业,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生态,率先在全国形成国产机器人全产业链集聚发展的态势。

      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汽车在底层技术方面有诸多共通之处,可以实现技术迁移。安徽集聚奇瑞、江淮、蔚来、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等7 家整车企业,超过4000 家零部件及后市场企业,全面赋能机器人产业进程。

      建议关注:埃夫特、瑞鹄模具、中鼎股份、伯特利、飞龙股份、江淮汽车。

      风险提示:机器人产业进程不及预期、政策变动、产业竞争加剧、技术迭代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