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积极信号明确 有待政策落地
核心观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 月11-12 日召开,总基调和12 月9 日的政治局会议一致,定调积极。然而,A 股对政策文字的博弈已经进入尾声,接下来市场需要看到具体政策的力度。如社融或降息力度超预期,或财政赤字水平超预期的力度较大,市场有望再上台阶;否则,目前股市的点位已高,大幅向上突破仍有难度。
本次会议正视了当前经济的问题,直接提出“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并且指出了当下的主要矛盾是“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这种直视问题的态度非常重要,这决定了之后的政策将对症下药,政策积极的取向非常明确。
本次会议少见的提出“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这种表述之前不多见。这给市场传递的信号是“政府对经济指标仍然非常重视”,这有助于改变市场部分人士认为政府对经济增长诉求降低的想法。
相比政治局会议的表述,本次会议从政策细节上做了更多的阐述,显示了政策的高度重视。比如,财政政策方面,“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货币政策方面,“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相信后续政策会有持续的相关动作。
然而,市场对以上政策的变化或多或少有一些预期。基于以上预期,股市在之前的两三个月涨幅可观。股市对政策文字的博弈已经有一段时间,敏感性有所下降。后续市场的焦点将落在政策实际的力度上,政策力度的大小将是未来左右市场的最关键力量。
结构上看,消费是重中之重。本次会议中的扩大内需部分,花了大量篇幅在提振消费阐述上,并提到了多种方式方法。投资也得到了重视,但“提高投资效益”的定位意味着对投资的量上不宜有过高的期待。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