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非金属建材行业水泥板块年度策略报告:供给侧改革:从去产量走向去产能

李华丰 2024-12-13 20:19:47
机构研报 2024-12-13 20:19:47 阅读

  当前行业水泥需求已呈现持续下行态势,2024 年1-10 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5.01 亿吨,同比下降10.3%,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将大幅下降约65%,销售利润率降至2%以下,未来供给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其决定行业盈利水平。

      回顾2016 年以来的行业供给侧改革1.0,我们认为其核心在于去产量,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施:1)行业整合背景下企业间的重组合并。2016 年水泥行业并购重组主要呈现出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双重推动、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区域市场整合为目的等特点。重组完成后,前12 家企业熟料产能从9.81亿吨/年上升到10.74 亿吨/年,占全国产能60.75%,集中度提升近5pct。2)环保导向下的政策性错峰生产。2017 年环保政策中空气治理力度的加大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区域共减少熟料产量5307.62 万吨,占京津冀、山东、山西、河南2016 年熟料产量的22.08%;北方15 省市共减少26155.74 万吨,占全国2016 年熟料的19.01%。3)错峰期外的企业自律错峰生产。企业自律限产主要为部分水泥协会、区域企业组织为缓解库存压力、平衡供需而组织的协同停窑限产,与政策性错峰生产不同,主要发生在独立或部分相邻区域,实施时间较短且临时性。

      2024 年三季度以后,面对“需求低迷、价格亏损”的局面水泥行业加大错峰力度,执行较好的区域盈利出现抬升,但整体供给过剩的事实短期难以改变,因此我们认为后续供给侧改革由去产量向去产能转变迫在眉睫。

      去产能为重心的供给侧改革2.0 如何开启?

      1)政策规范超产产能,将加速低效和过剩产能快速出清。预计水泥产能置换新规将使水泥熟料实际年产从22 亿吨左右下降至18 亿吨以下,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产能利用率将由52%提升至64%,若需求下滑5%,产能利用率仍能提升8pct。

      2)水泥纳入碳市场,逐步淘汰高成本产能,优势企业集中度提高。长期来看,免费配额取消后碳交易履约成本将使行业利润向能效水平高、燃料替代强的企业倾斜,对行业整体供需带来一定改善。

      投资建议:展望2025 年,我们认为水泥行业供给层面受产能治理新政的实施影响将有效优化,同时随着地方化债等相关政策的落地与推动,水泥需求的降幅将较2024 年收窄,因此2025 年水泥行业盈利有望上行。分区域来看,2024 年长三角和两广地区价格表现落后于全国,当前区域自律有效开展,2025 年具备较好的弹性,推荐海螺水泥,建议关注华新水泥、万年青。

      风险提示:政策推行不及预期;水泥需求下行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