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分蛋糕与做蛋糕
核心观点:
1.财政的β——消费是经济活动的目的,生产只是手段,财政改善居民现金流,激活居民部门的需求才是真正的经济刺激。财政直接用于居民部门,消费、互联网平台弹性较佳;用于消费补贴,则相关行业短期受益;用于企业、基建、化债,则债券类资产最好。
2.生产率的α——科技无需政策博弈:AI(含半导体、芯片)、物联网、机器人、清洁技术等。
3.DDM:
盈利:
a.刺激需求:短期政策阶段性受益,警惕透支未来带来的尾部风险,长期仍由消费驱动(右侧不晚);b.技术进步:劳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制约,资本中地产、基建投资随着老龄化、城镇化放缓而效率下降,制造业投资转向新兴产业才能带来效率提升,在长期中,只有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c.全A盈利方向向上,但幅度较弱,需从行业中把握景气。盈利预期看,电子、计算机、社服景气度有望延续,房地产、电力设备有望迎来困境反转。
估值:
a.风险溢价:全A ERP处于一倍标准差附近,A股配置价值仍高。
b.大小和风格:中证500与消费风格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水平。产业趋势与日均成交量放大下小盘风格占优。
c.模型:从PB-ROE的匹配度看,银行、石化、建筑装饰配置性价比高,从PEG看,银行、社服、交运配置性价比高。
核心观点:
流动性:
a.广义:海内外进入降息周期,宏观流动性边际宽松;b.不同主体:25年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加大、ETF资金将继续成为重要增量,两融资金继续流入,险资对A股配置继续提升,私募仓位提升,散户入市积极;而北向资金流入相对较弱,此外国家队资金配置主要在银行以及非银中,更多以稳市场为主,25年市场进入右侧趋势判断下,流入偏缓。A股市场整体流动性宽松,好于24年。
资产配置:
1.股票
A股:博弈政策的预期交易中,地产不会缺席(节奏),科技不必投机(长期)。在政策(居民)出台后再交易消费的右侧机会永远不会太晚,“两新”扩围的阶段性机会注意透支未来带来的尾部风险。
美股: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健康叠加AI革命向下游辐射,美股长牛未结束,但可能会有阶段性杀估值的现象发生。
2.债券
2025全年OMO↓≥40BP,1Y→1%,10Y→1.6%,30Y→1.8%。
3.商品
制裁对产量的影响不足以抬升原油价格上限,但会影响短期交易节奏。在降通胀诉求和支持原油开采的政策下,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油价重心走低概率较大,市场对远期价格已经定价。
4.汇率
人民币兑美元7.5-7.6,汇率不会成为货币政策掣肘;欧洲内外交困,德法两大核心国面临财政难题,欧洲中性利率和通胀低于美国下,欧央行降息幅度和节奏和大幅领先于美联储。日本经济复苏并不牢固,日本央行不应急于加息。欧日基本面弱于美国,美元易涨难跌。
风险提示
中东地缘风险;
特朗普干预美联储;
国内政策不及预期;
日本央行大幅加息。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