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行业专题报告:低空经济系列#3:多地政策密集出台 EVTOL试点城市出炉

机构研报 2024-12-14 16:52:13 阅读

  投资建议:2024 年以来,各城市/区域陆续出台了低空经济发展方案,均较为明确地提出了低空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时点,在发展路径上兼顾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并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我们认为:

      目前地方城市竞相出台低空经济发展方案,抢滩万亿市场,同时低空空域的改革和低空新基建的建设也在陆续开启,行业或有望加速迎来发展拐点,投资机会值得重视。

      各地方案大多以2026/2027 年为时间节点,提出发展规模和建设要求。1)发展规模不同、但建设框架类似:苏州、无锡、南京提出到26 年,低空经济发展规模分别达到600 亿元(产业)、300 亿元(产值)、500+亿元(产业);北京、广州、杭州提出到27 年,低空经济发展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1500 亿元、600+亿元。各地低空产业发展目标规模有所不同,但方案基本均涵盖了低空飞行器制造及应用场景、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空管系统建设、航线航路规划和空域管理等几个方面。2)突出因地制宜:合肥依托骆岗公园抢占eVTOL 商业载人飞行高地,争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苏州、杭州则提出重点打造低空物流场景;无锡开拓“空中的士”应用场景,争创全国低空经济创新示范区;北京重视安防反制能力建设,计划建立起覆盖各类无人机及“低慢小”航空器的安防反制能力;南京提出培育政府/企业/商业3 个层面的低空应用场景,多方发力目标明确;广州提出1500 亿元低空产业发展目标,并将在南沙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准入标准实施和应用,促进城市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

      探索建立低空通感一体智联网;中央空管委拟开放6 个eVTOL 试点城市。

      “低空发展,基建先行”,加快建设低空飞行活动所需的空管网络和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空域改革和优化飞行报备审批流程等事宜迫在眉睫。工信部在今年10月提出将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智慧网络设施,或有利于推进低空智联网系统的加速建设,以满足未来空管系统城际互联、全国互联的发展趋势。我们在此前《低空经济系列报告2》(2024.5.25)中对此问题有详细分析讨论。此外,据新华财经等2024 年11 月18 日报道,中央空管委拟在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六个城市开展eVTOL 试点,并将600 米以下空域授权给部分地方政府。这些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试验田",为全国乃至全球起到示范作用。我们认为此次试点具有重大象征意义。

      建议关注:

      我们重申在《低空经济系列报告》中的观点:关注低空飞行器产业链和低空新基建两条主线。低空经济正处于从0 到1 的阶段,密切关注政策落地情况。

      低空飞行器产业链:1)无人机:纵横股份、航天电子、中无人机、航天彩虹等;2)eVTOL:亿航智能、万丰奥威、中直股份、小鹏汽车、沃飞长空(未上市)、沃兰特(未上市)、峰飞航空(未上市)、时的科技(未上市)、御风未来(未上市)、零重力飞机(未上市)等;3)配套:广联航空、宗申动力、中航高科、光威复材、航天环宇、边界智控(未上市)、狮尾智能(纵横通信子公司)等。

      低空新基建:1)智联网/空管系统:中科星图、莱斯信息、四川九洲、海格通信、盛路通信等;2)态势感知/空防系统:航天南湖、国睿科技、四创电子等;3)模拟器:海特高新等;4)运营/维修:中信海直、安达维尔等;5)基础设施:

      深城交、苏交科、威海广泰、中国通号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技术风险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