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定期报告:短期现货煤价走弱 不改煤炭配置价值

杜冲 2024-12-14 21:51:12
机构研报 2024-12-14 21:51:12 阅读

投资建议:短期现货煤价走弱,不改煤炭配置价值。本周在大集团长协外采降价、进口煤持续到货影响下,叠加港口及终端库存高企,市场情绪低迷,下游需求采购相对谨慎,动力煤价格继续下降。最新一期中国神华外购价格(巴图塔)自12 月13 日18:00 执行,外购神优1/2/3 号价格分别为664/655/646 元/吨,相比于上期下降15元/吨。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 年11 月份,我国进口煤炭5498.2 万吨,较2023年同比增加1147.6 万吨,增幅为26.38%;较10 月份环比增长873.4 万吨,增幅为18.89%;2024 年1-11 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49034.9 万吨,同比增长14.8%。其中蒙煤情况:蒙古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 年1-11 月份,蒙古国煤炭出口量累计7402.79 万吨,同比增加1433.68 万吨,增幅24.02%;2024 年前11 个月,蒙古国煤炭全部出口到了我国。当前,短期现货煤价走弱已经被市场定价,而在长协价格机制下,煤炭价格支撑较强,上市公司盈利依然具备较强韧性。在三重催化叠加的背景下,煤炭股的配置价值依然较强。①板块轮动,低估值板块迎来配置机遇:伴随监管趋严,股价异常波动高位股迎来调整,风格切换来临,低估值板块由于滞涨,配置性价比大幅提升;同时中美贸易摩擦预期强化的背景下,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确定性资产重新获得市场定价;临近年末部分资金从高波动板块流出,流向低波动板块,以期更好守住全年收益;除此之外,以保险为代表的低风险资金年末年初有新增资金配置需求预期,部分资金提前抢筹红利资产。②市值管理,国央企标的积极践行责任:11 月15 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 号——市值管理》,对主要指数成分股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作出专项要求。11 月以来,平煤股份回购股份、淮北矿业控股股东增持股份、陕西煤业现金收购集团电力资产、云维股份重大资产重组等公告应接不暇,有望持续提振公司市值水平。

    ③寒潮来袭,大降温有望提升火电日耗:中央气象台预计,12 月15 日起受弱冷空气南下影响,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地区将面临大风天气;15 日至16 日,新疆北部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18-19 日,西南地区东部、湖北西部有小雨或雨夹雪,西北地区东部、川西高原等地有小雪;19-21 日,受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下降4~6℃,淮河以北地区有4~6 级偏北风。冬天“供暖季”开启,火电日耗有望回升,热力公司补库力度增强,从而对煤价形成支撑。

    投资思路:重视煤炭股的配置价值。1)确定性优先,买入龙头白马、一体化资产:

    板块轮动拥抱确定性,叠加长期国债收益率再降催化,低估值红利属性强、机构重仓标的,仍将占优。推荐【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以及煤电一体【新集能源】【淮河 能源】。【中煤能源】【晋控煤业】【山煤国际】【兖矿能源】【广汇能源】有望受益。2)预期先行,弹性优先,买入炼焦煤: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房地产+基建边际改善,顺周期预期催化,煤炭下游需求改善在路上。重点推荐炼焦煤【淮北矿业】【平煤股份】【潞安环能】【山西焦煤】,【神火股份】有望受益。3)市值管理催化,破净标的迎来机遇:推荐央企破净标的【上海能源】,交易面与基本面共振,上涨可期。破净民营标的、中证A500 成分股【永泰能源】有望受益。

    动力煤方面,京唐港动力末煤价格周环比下降21 元/吨。供应方面,截至2024 年12月13 日,462 家样本矿山动力煤日均产量为589.9 万吨,周环比下降1.04%,同比上涨11.11%。需求方面,截至2024 年12 月13 日,25 省综合日耗煤653.4 万吨,相比于上周上涨52.8 万吨,周环比上涨8.79%。截至12 月13 日,京唐港动力末煤(Q5500)山西产平仓价795 元/吨,相比于上周下跌21 元/吨,周环比下降2.57%,相比于去年同期下跌158 元/吨,年同比下降16.58%。

    焦煤及焦炭方面,京唐港主焦煤价格周环比持平。供应方面,截至2024 年12 月13日,523 家样本煤矿精煤日产量和110 家样本洗煤厂精煤日产量分别为80.30 万吨和59.02 万吨,周环比分别-0.78%和+1.43%,同比分别+13.43%和-2.46%。需求方面,截至2024 年12 月13 日,247 家钢企铁水日产为232.47 万吨,周环比下降0.06%,同比上涨2.47%。截至12 月13 日,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库提价(含税)1620 元/吨,相比于上周持平,周环比持平,相比于去年同期下跌1090 元/吨,年同比下降40.22%。

    风险提示:政策限价风险;煤炭进口放量;宏观经济大幅失速下滑;第三方数据存在因数据获取方式、处理方法等因素导致的可信性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