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高频追踪系列十八:信贷总量偏弱 居民中长贷亮眼
11月社融同比少增, 政府债券继续发力社融新增2.34 万亿元,同比少增1124 亿元,月末余额同比增速环比持平于7.8%。社融依旧靠政府债券发力拉动,11 月政府债券新增1.31 万亿元,同比多增1589 亿元,新一轮化债启动,隐性债务置换专项债发行节奏较快,预计12 月政府债券继续支撑社融。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5223 亿元,同比少增5897 亿元,实体融资需求依然较弱。
信贷总量偏弱,居民中长贷亮眼,M1 降幅继续收窄人民币贷款新增5800 亿元,同比少增5100 亿元,月末余额同比增速7.7%,环比下降0.3pct。
居民贷款新增2700 亿元,同比小幅少增225 亿,其中:1)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3000 亿元,同比多增669 亿元,增长亮眼,主要反映二手房销售边际回暖,另外预计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后提前还款有所减少(不过每年还款高峰本身主要集中在一二季度)。2)居民短期贷款规模收缩370 亿元,符合预期,10 月规模冲高主要受市场行情影响,拉平10~11 月数据后基本延续疲弱的趋势。居民贷款中,个人经营贷受风险波动影响,规模持续降速是确定性趋势。
企业贷款仍是拖累信贷的主要因素。新增企业贷款2500 亿元,同比明显少增5721 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100 亿元,同比少增2360 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减少100 亿元,同比多减1805 亿元;票据融资新增1223 亿元,高基数下同比少增。企业贷款是信贷主要少增领域,一方面预计隐债加速置换影响存量规模,但不影响社融总量;另外进入开门红储备阶段,由于总需求偏弱,银行年内低价冲规模意愿低,后续隐债置换的影响将持续。
M1 降幅继续收窄,11 月M1 余额同比下滑3.7%,降幅环比收窄2.4pct,单月金额大幅增长,除了地产销售改善企业活期存款以外,政府债券加快发行,拉动机关团体活期存款增长是主要原因,另外存在基数影响,去年11 月M1 新增金额明显低于历史同期。
预计2025 年人民币贷款增速降至7.0%,同比小幅少增今年二季度以来受金融数据“挤水分”影响,信贷持续降速,增速回归合理区间,预计2025 年人民币贷款增速继续下行至7.0%左右,增量同比小幅少增。对公方面:1)关注隐债置换,假设2024~2025 年4.8 万亿隐债置换额度中70%为贷款,约占全国总贷款1.3%,但对社融总量没有影响;2)监管不鼓励低价冲量。3)城投退名单后新增债务依然受到严格管控。4)房地产开发贷预计保持正增长,“白名单”扩容后,预计合理融资需求继续被满足,但银行在开发贷投放政策上预计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审慎投放。零售方面:1)预计按揭规模仍延续小幅收缩态势,今年前三季度按揭累计净减少6249 亿元,四季度存量房贷调整后估算个人住房贷款收益率降至3.3%左右,但考虑到居民收入及就业预期、投资理财回报预期、房价预期短期难以扭转,预计仍将面临提前还款压力;2)个人经营贷受风险管控影响,预计降速。
预计未来不同银行信贷投放增速继续分化,信贷份额预计继续向大型银行集中。当前我国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房地产下行周期,社会有效信贷仍不足。在政府主导投资加杠杆的周期,大型银行的资金规模及成本优势、中央及地方政府资源优势、政策优势都显著强于中小银行,同时各地区头部城农商行能够进一步切分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国有行和头部区域城农商行借助资源优势继续抢占信贷市场份额,竞争优势不突出的股份行及中小银行可能面临缩表压力。
风险提示
1、社会实际融资需求持续低迷;2、经济压力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明显恶化。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