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2025年A股投资策略概要:牛市“起手式”的两波行情
一、相信规律,守住框架:交易性资金活跃度提升,中小投资者定价影响力提升,引发市场特征变化。但交易性资金主导的市场也有其规律,并非在框架体系之外。924 以来,A 股交易博弈剧烈程度已是牛市级别,但如果牛市预期难以一蹴而就,短期已处于低性价比区域。
二、牛市的“三块拼图”:1. 增量资金持续流入A 股的潜力,这是已具备的条件。2. 基本面的周期性改善 + 演绎成趋势性改善的逻辑。A 股盈利能力拐点可能推后至26 年,风险偏好和基本面驱动行情很难无缝衔接。3. 大国崛起层面的乐观预期。财政发力超预期,也难确立这个级别的预期。
这个时代,牛市级别的乐观预期更可能来自于大国博弈中,我们可以主动作为的破局点。
三、反内卷正在带来一个历史级别的供给压力缓和周期。中游制造24-25 年供给增速下行中段,26年下行尾声,27 年仍会磨底,这个低点可能创出历史最低水平。上游周期供给下行波段25H2 确立,同样可能持续到27 年。
四、出口已成为A 股顺周期行业最重要的核心驱动力。在海外和国内政策共同影响下,中国经济向上弹性缺乏可见度。25 年国内财政货币共振发力是必行之举,但验证期政策执行和效果仍待确认。
经济上行风险,重点观察居民资产负债收益率比价关系改善,从量变到质变,房价确认见底。国内财政发力和特朗普关税影响在总量上可能对冲,但行业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五、国内外政策共同影响下的盈利预测:A 股盈利能力向上拐点,可能推后至26 年。25 年A 股业绩增速不再下行的条件是,关税影响能够被国内政策发力大部分对冲。考虑关税节奏(关税逐步加征)和国内对冲的基准情景,25 年全A 两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6.5%,前三季度逐季改善,四季度仍可能回落。
六、大势研判核心结论:当前仍是牛市“起手式”,分为两波行情。24 年底是第一波行情,以924政策拐点,风险偏好提升为起点;以市场主要矛盾切换为国内外政策相对力量为终点,25 年开年可能只是震荡市。第二波行情最晚25 年下半年启动,反映26 年A 股盈利能力拐头向上可见度提升,这可能是真正的大级别上涨行情的起点。25 年中前后,市场可能震荡加剧,财政发力需要看执行和效果。若市场出现了调整,交易性资金集中减仓放大波动,后续监管环境可能发生变化。第二波行情提前启动的条件,可能是中美谈判中,能够交换到破局点,人民币汇率升值,牛市级别乐观预期发酵。
七、主动管理可能否极泰来:新景气机会的确立,通常是先由主动挖掘,再由被动覆盖,主动管理永远有生命力。主动管理3 年调整,重仓方向同样经历了3 年供给压力缓和,新能源、医药、电子中不少细分领域都是供给率先出清的方向。主动管理能有所作为条件已经改善。需求改善预期发酵阻力较小的阶段,可能要等到特朗普关税边界出现,彼时核心资产困境反转预期,出口量链Alpha机会将迎来演绎窗口,这个窗口在25 年内出现是大概率。
八、向金融改革要回报,关注并购重组和回购注销的机会。并购重组鼓励政策持续催化,关注三类机会:1. 上市未果的科创企业,借同一实控人的上市平台变相上市。2. 央企资产注入,地方政府利用上市平台盘活资产。3. 基于产业趋势拐点的并购。市值管理指引落地,相较于现金分红,回购注销市值管理效果更直接,有望成为主流趋势。过去三年看分红,未来三年看回购注销。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