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定期:利率或步入阶段性震荡期

杨业伟 2024-12-16 09:12:29
机构研报 2024-12-16 09:12:29 阅读

  本周债券利率极速下行,在宽松政策预期强化之下,长债利率继续突破历史低位并大幅下行。本周10 年和30 年国债利率分别累计下行17.7bps 和15.4bps 至1.78%和2.01%,而信用债利率下行略慢于利率债,5 年AAA-二级资本债下行10.8bps 至2.00%。

      1 年AAA 存单同样大幅下行10.0bps 至1.65%。

      利率极速下行是在资产荒的环境下,货币政策转变带来的市场极致变化。本周政治局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变化为后续政策发力打开了空间。而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又是在资产荒强化的环境下,这进一步加速了利率下行。

      目前来看,资产荒环境并未有效改变,债市难以出现明显调整。短期内资产供给压力有限。政府债券年内发行已基本结束,考虑到财政会合理安排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因而在今年再融资债发行高峰期过后,明年1 季度可能将安排专项债发行,由于受地方配套资金等约束,发行量也难以大幅放量。在上周周报中,我们估计明年1 月地方债供给或在9000 亿以内。而贷款、非标等资产供给或继续承压,今年11 月新增信贷5800 亿元,同比少增5100 亿元,而目前较低的票据利率意味着信贷或持续偏弱,当前6 个月国股票据转帖利率依然在0.7%附近。而在前几周再融资债密集发行之后,再融资债置换贷款、非标等将导致这些资产供给的进一步下降,这可能进一步加剧资产荒。

      从需求端来看,配置压力依然较大。需求端基础的支撑来自居民风险偏好的变化,低风险偏好金融资产规模如居民存款、保险等将稳定增长。但对应的投资端贷款、非标等供给有限,因而更多的资金进入债市。而短期来看,同业存款自律机制落地以及年末年初的季节性配置压力,短期显著增加了配置需求。同业存款自律机制落地之后,理财和货基的部分资金可能从存款中撤出进入短债或资金市场,增加债市配置力量;而年末年初保险、农商等机构进入到季节性增配的高峰期,也会增加短期配置压力。从配置端也意味着资产荒的持续。

      虽然货币政策基调变化和资产荒对债市形成支撑,但也需要看到,在长债利率大幅下行之后,对预期一定程度的反映和资金价格等也会约束长债下行空间。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各期限利率大幅下行的同时,我们并未看到资金价格的快速下行,这导致债券利率与资金价格之间的利差达到极低水平。例如12 月13 日存单和R007(20D MA) 的利差倒挂达到18.6bps,也是2020 年4 月中旬以来最高水平。从以往经验来看,作为短端利率代表的存单与资金价格高度相关,当前的存单价格已经反映了一定程度的降息预期。如果假定未来降息30bps,OMO 利率下降至1.2%左右,根据年初以来R007与OMO 平均利差24.6bps,R007 或保持在1.45%左右,而存单与R007 年初以来平均利差10.2bps,存单利率则可能在1.55%左右。10 年国债与存单利率年初以来平均利差在18bps 左右,则对应的10 年国债可能在1.73%左右,因此当前利率水平已经反映了一定程度的降息。除非后续降息超预期,而这可能在短期难以获得证实。

      另外,银行负债端的压力也可能会改变其配债行为。随着同业存款自律机制落地,银行同业存款面临一定撤出压力,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补负债。目前来看,同业存单成为选择之一。过去三周,同业存单净融资大幅攀升,三周累计净融资达1.1 万亿,相较于此前明显放量。大行、股份行以及城商行普遍增加同业存单融资。这显示银行负债压力的上升是全面的。如果债券利率继续下降,与存单持平或降至存单以下,这对于银行来说,继续增配债券性价比将下降。银行或将放缓债券配置节奏,甚至可能一定程度上减持债券以缓解负债压力。

      因此,我们认为短期长债利率大幅下行之后,存在阶段性震荡可能,但在这种环境之下,长信用或具备更好机会。由于利率债较快速度的下行,当前信用利差处于较高水平。5 年AAA-二级资本债与5 年国开利差在47bps 的高位,显著高于今年7 月不到20bps 的低点。超长信用利差同样处于较高水平,10 年AAA 中票与10 年国债利差为39bps,同样显著高于今年8 月10bps 左右的低点。如果利率后续阶段性进入震荡阶段,那么资金可能流向信用以追求更高收益,因而信用利差将压缩,长信用或具备更好配置机会。

      资产荒依然对债市形成有利支撑,但前期利率大幅下行以及资金端约束可能导致长端利率短期震荡,长信用可能具备更好机会。短期来看,资产供给压力不足,而配置力量保持较强状况,这意味着资产荒的持续,对债市形成有利支撑,叠加货币宽松预期强化,债市难以明显调整。但前期利率大幅下行一定程度上反映利率宽松预期,并且银行负债压力对资金和债市形成一定约束,因而我们预计短期利率或保持震荡。而考虑到信用利差处于高位,利率震荡之后资金或更多进入信用市场,信用债具备更高配置价值,特别是5 年左右的二永以及超长信用。

      风险提示:外部风险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风险偏好恢复超预期;测算误差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