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博通乐观展27年ASIC需求;谷歌发布ANDROIDXR
核心观点
半导体:博通FY24Q4 业绩稳健增长,AI 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管理层乐观展望2027 年ASIC 需求,预计XPU 和网络市场的总量大约为600 亿至900 亿美元。
消费电子:谷歌发布Android XR 操作系统,内置Gemini 强调AI赋能,已联合三星、高通、XREAL 等厂商打造终端设备。
汽车电子:报废更新与置换更新政策效果持续释放,11 月国内车市延续较高景气度,新能源汽车年度零售量将首次突破1000 万台,已成为国内市场主导。
行业动态信息
1、半导体:博通FY24Q4 业绩稳健增长,AI 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管理层乐观展望2027 年ASIC 需求,预计XPU 和网络市场的总量大约为600 亿至900 亿美元。
博通公布FY2024Q4 季报,第四财季营收140.54 亿美元, 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8%,符合之前指引的140 亿美元。第四财季毛利率为76.9%,同比提升2.58pct,环比提升13pct。FY2024 公司收入达到516亿美元,同比增长44%,AI收入(来自于定制AI 加速器XPU 和网络业务)达到122 亿美元,同比增长220%,占半导体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41%。
营收结构方面,半导体业务FY24Q4 营收为82 亿美元,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3%,其中AI 的收入达到37 亿美元,同比增长150%,非AI 半导体收入为45 亿美元,同比下降23%。基础设施软件业务FY24Q4营收为85亿美元,同比增长196%,环比持平,高增长主要是由于并购VMware。
展望FY2025Q1, 博通预计综合收入为146 亿美元, 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4%;毛利率为77.9%,同比提升2.54pct,环比提升1pct。半导体部门收入预计为81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其中的AI 收入将同比增长65%,达到38 亿美元,非AI 半导体收入将同比下降约18%。基础设施软件收入为65 亿美元,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11%。
博通FY2024Q4 业绩的表现整体上符合前期指引,对下一个季度业绩增速的指引也较为平缓,但公司会对半导体业务远期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值得关注。非AI 半导体方面,博通预计FY2024 收入已到达周期性底部,预计未来将恢复增长。AI 半导体方面,目前博通有三家超大规模客户已经制定了多代AI XPU路线图,预计到2027年,每个客户在单一网络架构中部署100万个XPU 集群,这代表XPU 和网络市场的总量大约为600 亿至900 亿美元,公司有望抢占领先市场份额。另外,公司进入两家新超大规模客户,并正在为他们的下一代AI XPU 进行高级开发,有望在2027 年之前转化为收入来源。同时公司3nm XPU 将在2025 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出货。整体来看,博通此次业绩说明会对远期ASIC 业务增长的乐观指引超出市场预期,也反映产业链目前乐观看待AI 产业的进展,未来AI 应用逐步落地的可能性增加。相应的,各大CSP 在推理场景的算力应用将会持续增加。
2、消费电子:谷歌发布Android XR 操作系统,内置Gemini 强调AI 赋能,已联合三星、高通、XREAL 等厂商打造终端设备。
谷歌推出了涵盖头显、AR眼镜和AI 眼镜等设备的Android XR 操作系统,play store 上的Android 应用将默认支持Android XR,除非开发者选择不参与。Android XR 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AI 能力。谷歌推出了Gemini 2.0,面向Agent 时代的新AI 模型。Android XR 内置的Gemini 不仅能进行自由形式的语音对话,还能围绕用户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看到的一切进行交互。谷歌的Android XR 发布合作伙伴为三星,三星将于2025 年推出一款基于Android XR 的设备,名为Project Moohan,定位为MR头显,与Meta Quest 和 Apple Vision Pro 竞争。
三星在新闻稿中表示,Moohan 头戴式设备将配备“最先进的”显示屏,但未透露具体硬件细节。谷歌和三星已确认该头显设备将采用高通提供的骁龙XR2+ Gen 2 芯片,XR2+ Gen2 支持单只眼镜高达4.3K 分辨率, 每秒90 帧。搭载Android XR 的智能眼镜产品尚未正式发布,但谷歌与国内消费级AR 眼镜厂商XREAL 达成了战略合作。谷歌方面表示,未来其智能眼镜将很快成为智能手机的外接屏幕工具。谷歌正在向测试人员提供原型,并将在“有意义的时候”将产品推向市场。谷歌的目标是推出一系列既时尚又舒适的眼镜,让用户愿意每天佩戴,并与他们的其他Android 设备无缝协作。最近端侧AI 催化密集,字节、谷歌等科技巨头纷纷下场推出新品,AI 在赋能手机、PC 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升级的同时,也在加速新兴硬件的发展例如AI 智能眼镜、AI 玩具等。端侧AI 的产业趋势明确,建议持续关注。
3、汽车电子:报废更新与置换更新政策效果持续释放,11 月国内车市延续较高景气度,新能源汽车年度零售量将首次突破1000 万台,已成为国内市场主导。
根据乘联会数据,11 月国内乘用车生产301.8 万辆,同比增长14.0%,环比增长13.9%;零售242.3 万辆, 同比增长16.5%,环比增长7.1%。11 月国内常规燃油车零售115.5 万辆,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8%;1-11 月常规燃油车零售1066.3 万辆,同比下降15%。11 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生产148.1 万辆,同比增长49.3%, 环比增长7.1%;零售126.8 万辆,同比增长50.5%,环比增长5.9%。11 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2.3%,已经连续5个月突破50%。1-11 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量达到959.4 万辆,同比增长41.2%,全年零售量将首次超过1000万辆。11 月车市仍延续10 月以来的较高景气度,报废更新与置换更新政策效果持续释放。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 月18 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申请均突破200 万份,合计超过400 万份。由于报废更新的新能源较燃油车有多5000 元的补贴优势,加之各地对以旧换新政策的新能源车普遍比燃油车多3000 元左右的补贴。因此绝大部分报废更新和部分以旧换新用户选择了购买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尤其是推动入门级纯电动车与狭义插混市场强势增长,进一步夯实新能源渗透率的扩张基础。展望12 月,国家报废更新和各地以中央资金支持为主的以旧换新工作都将截止,加之部分地区因补贴资金紧缺而暂停的消息促进年底购车, 因此会带来年末的市场火爆。同时,国内车市消费以农历春节前消费为主,考虑到2025 年春节对比2024 年春节提前,因此年底的需求也有望在24 年12 月释放。
4、投资建议:
半导体:算力芯片(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存储(兆易创新)、AIoT(晶晨股份)、射频(唯捷创芯、卓胜微)、CIS(韦尔股份)、模拟(艾为电子、芯海科技)、设备(长川科技);消费电子:立讯精密、长盈精密、水晶光电、华勤技术;PCB 及被动元件: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三环集团、顺络电子、洁美科技。
5、风险提示:
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可能进一步加剧,存在美国政府将继续加征关税、设置进口限制条件或其他贸易壁垒风险;宏观环境的不利因素将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购买力及消费意愿将受到影响,存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仍未企稳,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存在原材料成本提高的风险;全球政治局势复杂,主要经济体争端激化,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影响市场需求结构,存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