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周报:业绩比较基准环比回升 明年政策对理财的影响

马鲲鹏/杨荣 2024-12-16 12:16:33
机构研报 2024-12-16 12:16:33 阅读

  核心观点

      从发行数量来看,上周样本理财子最新理财子产品发行数量为129 只,发行量下降。具体来看,发行数量增加的有3家,占比为27.3%。平均基准利率为2.68%,环比升4 个bp;最新理财子产品发行数量指数293.18;发行基准利率波动指数最新为60.74,环比上升1.4%。明年更加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银行理财的影响:量增价降,调资产结构、产品结构和拉长产品期限,理财通过调整结构,来适应明年宏观政策环境。

      本周指数更新(12.6-12.13)

      1、三大指数环比变化情况

      从发行数量来看,最新理财子产品发行数量指数293.1 8,环比下降7.9%,发行数量减少。调整后理财子产品发行数量指数214.06%,环比下降9.9%。从发行数量偏离度来看,最新偏离度为1.06,偏离度下降,该指数显示:上周发行的129 只产品,1 2 5只为固收类产品,4 只为混合类产品。

      从发行风险指数来看,最新理财子产品风险指数为1.8 7,环比上升2.2%,风险等级上升,居民风险偏好小幅上升。

      从发行基准利率波动指数来看,最新指数为60.74,环比上升1.4%。从不同类型产品的发行基准利率来看,上周固收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68%,环比上升1.4%;整体平均发行基准利率为2.68%,环比上升1.4%。

      2、样本理财子公司发行情况

      从发行数量来看,上周样本理财子公司最新理财子产品发行数量为129 只,发行数量下降。具体来看,发行数量增加的有3家,占比为27.3%,增加最多的是光大理财和渝农商理财;发行数量减少的有8家,占比为72.7%,减少最多的为农银理财,环比减少8 只。发行数量最多的为光大理财,发行了20 只理财产品。

      平均基准利率为2.68%,环比上升4 个bp。其中:基准利率上升的理财子公司有7 家,占比为63.6%。平均发行基准利率最高的为招银理财,为2.97%;基准利率下降的理财子公司3 家, 占比为27.3%。固收类产品发行平均基准利率为2.68%,最高的为招银理财,为2.97%。

      3、 重点理财子产品介绍

      上周重点产品共4 只,是工银理财发行的2 只混合类产品和光大理财发行的2 只混合类产品。

      4、4 最新观点更新:银行理财调整结构,适应明年宏观政策环境2024 年1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针对当前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足以及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宏观政策回应。政策调整的核心目标是稳增长、保就业、促消费,并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及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对银行理财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理财规模、资产配置、业绩基准和产品结构方面。短期内,银行理财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尤其是在债券类和结构性产品的需求增加的推动下。然而,低利率环境对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带来压力,业绩基准可能会下调,导致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加强产品创新与结构调整,提升长期收益和风险管理能力。

      对银行理财的影响:增规模降基准,调结构。

      2024 年上半年,银行理财的市场总规模已突破28.5 万亿元,同比增长12.55%。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下,预计2025 年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其一、降息导致理财规模增长。其二、降准导致对公理财规模增长。其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顺,将助力理财规模增长。如果存款挂牌利率下调30-50 个bp,银行理财中同业存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益率都将跟随降低,这部分资产占比合计为31%,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可能会出现9-16 个基点的下调。

      2024 年上半年银行理财的债券类资产占比为55.6%,而现金及银行存款类资产占比为25.3%。预计随着市场利率的下行,银行理财将进一步减少短期现金类产品(如货币基金和短期债券)的配置,转而增加长期债券类资产和股票类资产的比重。银行理财子公司可能会增加权益类资产和公募基金、ETF 的配置,预计权益类资产的占比从2024 年的2.8%提升至4%左右,公募基金的占比从2024 年上半年的3.6%提高到6%以上,这可能包括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以及科技创新、绿色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基金。如果2025 年理财规模35 万亿,权益类资产和公募基金占比提高4%左右,投资的增量将达到1.4 万亿左右。预计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模将继续下降,而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的规模和占比将稳步提高。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券型产品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增加对长期债券型基金、绿色债券、基础设施债券的配置,从而这种性质的主题类型的理财产品将逐步增加,比如:ESG 主题、专精特新、普惠金融类、含权类。随着利率下行,短期现金类产品的收益率下降将导致理财子公司将更多资金配置于长期资产中,尤其是3-5 年期以上的资产。预计未来1-2 年内,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将从1 年逐步延长至1-3 年,以获得相对更高的回报。

      风险提示

      1、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导致市场预期向下,权益资产表现低于预期。疫情后,居民的消费支出增长相对缓慢,同时由于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调整阶段,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增加不及预期,在消费和投资支出不及预期的情况下,权益资产表现将可能不佳,导致理财资产端收益率下降,这或许诱发理财破净。

      2、债券市场过度调整导致理财资产端收益率下降的风险。在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政策面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债券市场存在调整的风险,债券市场波动将导致理财资产端收益率下行,诱发理财破净。

      3、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处于低位的风险。如果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居民收入预期向下,风险偏好持续处于低位,理财子产品风险等级反而提高,出现理财产品发行困难,理财规模难以持续增长。

      4、财富管理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财富管理产品越来越丰富,各类资管机构都在加大资管产品的发行,理财净值化后,收益率相对低于其他资管产品,这也将限制理财产品规模稳定增长。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