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周报:债市涨到此处 还有什么利空?

机构研报 2024-12-16 13:25:12 阅读

  一、多重预期叠加,推动收益率加速突破前低

      1、周内重要会议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开降准降息想象空间。

      2、年末抢跑行情启动,且在历年学习效应下,抢跑节奏愈发提前。12 月13 日当周基金对利率债净买入同比维持高位,保险进场力量环比进一步增强。

      3、短期内债市似乎暂无显著利空因素会构成实质扰动,选择做多的胜率仍高。

      包括:(1)重要会议定调落地后,市场继续等待明年两会给出政策细节和规模,短期宏观政策层面阶段性“利空”出尽。(2)全年5%、四季度GDP 增速5.3%左右已是明牌,后续公布的经济数据或虽不弱、但增量影响有限。(3)11 月通胀、信贷、进口数据较弱,验证内需不足、经济弱修复格局并未反转,第一轮增量政策的影响开始转弱,第二轮刺激政策落地或待明年。

      二、机构抢跑:谁在买、买了什么?

      1、总量:基金和委外户(其他产品类)是本轮行情主要的买入方。机构抢跑的顺序依次是:农商行→基金→其他产品类→银行理财、保险公司→农商行再次加仓。与去年抢跑时的顺序较为类似,其中11 月最后一周基金买入规模迅速上量,带动收益率快速下行。本轮抢跑由于“学习效应”存在行情启动更早、基金上量斜率更快、理财及委外配置更加积极等特点;大行由于久期指标考核限制进行换仓,整体净买入量不及去年。

      2、分机构:(1)大行:久期指标约束下,进行“买短卖长”操作;(2)农商行:抢跑→止盈→再配置;(3)保险:积极承接置换债,不断加码力度、拉长久期;(4)基金:较去年配债和拉久期速度更快;(5)银行理财:直投和委外均积极配置,禁止“自建估值”后持有二永债力度下降。

      3、分券种:由于基金抢跑时点前置,其他资管产品以及配置盘进场略晚,多数品种的定价权由基金转移至其他机构。(1)哪些还由基金定价:3-7y 政金债以及1-10y 二级资本债。(2)多数国债以及期限两端的政金债,由基金转移至银行定价。(3)30y 国债新券和多数信用债,由基金转移至其他产品类定价。

      (4)30y 国债老券以及超长期信用债,由资管产品转移至保险定价。(5)同业存单:银行指标考核临近,由银行转移至理财。

      三、债市策略:维持中性操作,挖掘凸点配置价值类似2020 年,宽货币预期快速发酵推动本轮10y 国债突破OMO+40bp 的定价锚下限。当时最低触及OMO+10bp,本轮在OMO+28bp;但不同之处在于,2020 年的资金条件极度宽松,DR007 低于OMO 接近80bp,但目前DR007 仍在OMO 上方20bp,反应在“防空转”目标下央行对于资金面的管控明显增强,资金面“紧平衡”与“适度宽松”的基调或并不冲突。

      极致宽松的预期下债市处于非稳态,不能用过往常识进行理解,收益率快速大幅下行后市场关注反转风险,但短期似乎没有明显的利空因素。(1)若总量宽松政策落地则止盈盘显现,但短期降准概率有所下降。(2)关注资金价格年末的分层波动风险,但DR007-政策利率进一步上行空间有限。(3)关注风险偏好修复的变化,但短期处于政策和经济数据的空窗期。(4)关注央行管理长债风险的操作是否落地,但8 月经验反而为机构提供了配置机会。(5)关注超涨后的债市回调风险,但配置盘保护下年末债市调整幅度通常较为有限。

      短期债市缺乏明显导致反转的利空因素,但同时收益率快速下行后大规模加仓的性价比也不高。(1)针对前期已经加仓的账户:建议多看少动,顺势而为;(2)如果账户仍有增量资金:遵循“钱多”下利差挖掘的逻辑,寻找收益率曲线的凸点进行配置。利率债方面,20y 国债和15y 国债的利差分位数偏高,6.5y 国债、6y 国开债和6y 农发债具备较高骑乘收益。二永债方面,6y 左右凸性最高,配置账户可择机入场,交易盘继续博弈资本利得需更注重流动性,优选成交活跃度高的国股行主体。

      风险提示:资金面收紧,“稳增长”效果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