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政策基调和港股行情分化的背后

王以 2024-12-16 13:48:24
机构研报 2024-12-16 13:48:24 阅读

  政策基调和港股行情分化的背后

      上周港股冲高回落,周五未能守稳两万关口,一方面,对会议的预期消化及获利了结或是回调主因,另一方面,上周互联网/汽车板块全年盈利预期继续下修,拖累分子端整体表现。向前看,港股或维持震荡走势,五点考虑: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符合预期,后续期待政策落地效力;2)港股盈利仍处于下修通道;3)本周FOMC 会议后,海外流动性或面临收紧压力;4)恒指沽空交易占比当前来到历史低位;5)会议的日历效应显示会后港股或呈震荡格局。配置上建议以稳为主,配置今年盈利预期较稳健的保险/电信,并关注会议催化的小件消费/AI+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符合预期

      上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符合预期:1)逆周期调节力度更大,财政更积极(新增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货币延续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2)提振消费置于重点任务首位,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增加消费意愿,但扩内需抓手可能仍主要落在一揽子提振消费的政策层面,后续期待政策落地效力;3)科创仍在高置位,供给出清及“AI+”或是重点边际增量。复盘2010 至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港股表现,会议首日后一周恒指因预期消化及获利了结可能出现回调、此后维持震荡走势。上周五港股调整或亦印证其日历效应。

      海外流动性或再度面临边际收紧压力

      12 月FOMC 会议降息25BP 或成大概率事件,但后续降息路径或存不确定性。美国11 月CPI 同比升2.7%、环比升0.3%,11 月核心CPI 同比升3.3%、环比升0.3%,均符合彭博一致预期。其中,粘性较强的核心服务通胀(房租、运输服务等)环比有所降温,从而提振了市场信心。Fed Watch 显示的联储12 月降息预期概率上升至98%,长端美债利率小幅下行、美元指数基本持平。然而,考虑到近期美国经济动能整体回升、圣诞节前外资或对港股等外部市场落袋为安、大选后特朗普政策落地或再度对通胀路径形成扰动,我们提示:本周FOMC 会议后,海外流动性或再度面临边际收紧压力。

      内外资分歧再现,主动型外资净流出规模扩大

      上周港股显著波动的背后是内外资分歧的再现:1)内资处于回暖通道。①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回升至198 亿元、南向交易占比维持在2014 年以来的历史高位(44%);结构上,银行/运营商等高股息板块及商贸零售/电子等新经济板块净流入居前。②上周产业资本回购案例升至264 例、回购金额基本持平(51 亿港元),与今年4 月水平接近。2)而外资情绪有所反复:

      据EPFR,上周主动型外资净流出规模再度扩大、被动外资转为净流出,或与圣诞节前外资风险偏好下降有关。交易型资金方面,上周恒指沽空比率周平均水平连续三周下降,已处于历史较低水位(10%)。

      港股或仍呈现震荡格局,持仓以稳为主

      我们认为港股或仍呈现震荡格局,考虑:1)11 月以来海外中资股2025E盈利预期出现下修迹象,目前超70%的个股近一个月有所下修、盈利预期较9 月以来最高点下修约2%,其中互联网板块自最高点下修约4.7%;2)短期地缘政治、特朗普交易等海外因素或持续扰动市场节奏,海外流动性可能再度面临收紧压力;3)目前港股沽空交易占比处于历史较低水位;4)会后日历效应。配置上,建议港股持仓以稳为主:1)配置2024 年盈利预期仍较稳健的保险、电信;2)受益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小件消费、科技硬件(AI+)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及执行力度不及预期;风险偏好下行幅度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