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投资策略周报:情绪交易难以撼动“春季躁动”的行情趋势

张弛 2024-12-16 20:20:04
机构研报 2024-12-16 20:20:04 阅读

  前期报告提要与市场聚焦

      前期观点回顾:2025 年大概率具备“春季躁动”行情,且程度或超预期。M1 扩容后,同比读数有所提升,居民与企业活期存款间转化影响被“熨平”,将一定程度平抑其增速的波动性。分子端看,观察新口径下M1 同比与PPI 之间的关系,两者依然存在约9 个月领先关系,故我们维持年度策略中的观点,2024 年10 月新口径下M1 同比的拐头回升或意味着企业“盈利底”对应至2025Q3。分母端看,以“M1-短融”所衡量的剩余流动性也出现拐头回升,意味着新规则亦适用于衡量市场流动性边际改善,叠加国内经济数据趋于改善,风险溢价向下空间较大,“春季躁动”可期。

      市场聚焦:市场聚焦:1、近日市场调整原因几何?有没有持续性?2、如何解读政治局会议及经济工作会议,仍有哪些期待?3、市场交易过热吗?过热交易会打破“春季躁动”的趋势性行情吗?4、躁动行情终结,背后有哪些因素?5、当下如何坚定投资信心和做出有效的策略应对?

      全面论述“春季躁动”开启、持续性及终结

      政策预期应适当降温,弱化情绪扰动;新一轮“宽财政+宽货币”最快或在2025Q2。无论是政治局会议还是经济工作会议,实际上已经较大程度展示了政府拟提振国内经济的决心;投资者应该理解:居民存量贷款利率下调仍有近60bp 拟在2025 年1 月1 日落地;10 万亿化债规模仍在进程之中——回顾过往,政策落地后仍需要约1 个季度的效用观察期,故我们认为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市场所聚焦的新一轮“宽财政+宽货币”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二季度。届时,2025Q2 预计投资机会有三:(1)PB 破净的建筑、建材、钢铁等;(2)手机、母婴及教育等受益于补贴的弹性品种;(3)倘若社保、医保注资,将利好医药,尤其创新药等毛利率具备较大弹性的品种。

      “春季躁动”的核心驱动从来都是基本面与流动性,大概率不受“情绪面”主导。10 月以来国内基本面在“宽货币+宽财政”影响下,逐步拐头修复。截至11 月居民、企业现金流改善,促使“花钱意愿”上升的逻辑依然未变。另一方面,衡量有效流动性的核心指标“M1%-短融%”亦连续两个月回升,且改善幅度持续扩大。显然,“躁动行情”5条规律,基本面、流动性向上,贴现率较低、风险偏好有改善空间及估值合理均满足,故我们维持看好“春季躁动”的观点不变。那么,“交易过热”等情绪扰动会“打破”上涨趋势吗?我们观察历史上A 股短期放量上涨,换手率5D_MA均会突破过去一段时间中枢,代表新逻辑、新动力推升股市;倘若换手率5D_MA 创出新高确实会带来市场高位调整,但若该换手率同步调整幅度,不击穿此前的中枢水平(当前在2.5%),意味着逻辑、驱动“未破”,市场上涨趋势不改。

      “躁动行情”是否终结,关注国内基本面和海外景气走弱。一方面,通过降低负债成本,促使居民、企业“花钱意愿”提升一般在4 个月左右,故需谨慎期待本轮国内基本面修复的持续性,预计2025 年2~3 月当关注PMI 生产、订单及M1 等是否有所减弱。另一方面,不可小觑海外景气风险仍处上行通道。美联储模型预计未来十二个月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已经到达60%以上。我们持续强调美国经济“硬着陆”逻辑:全球朱格拉叠加库存下行周期,将大概率导致美国产能利用率及职位空缺数下降,在“贝弗里奇曲线”走平影响下,预计美国失业率将呈现趋势性、加速上升。

      综上,我们维持此前观点,“春季躁动”已来,且2025 年1 月在增量流动性预期下或将进入“加速阶段”,结构上坚定:中小盘成长,行业层面维持看好电子+计算机+机械+军工。

      风格及行业配置:重视“春季躁动”,偏向中小盘科技成长本轮反弹背后是信用预期修复及估值扩张,行业及个股选择可重视:“分母端弹性”,看好中盘+超跌+低估值+回购+并购预期,且分子端掣肘较弱(ROE 修复或现金流改善)的“成长>消费”,(一)首选成长:1、TMT,尤其电子、计算机;2、国防军工;3、机器人、工业母机等高端制造。(二)次选消费:1、社服;2、医美;3、白酒。结构上,重视“科技牛”,包括科技相关设备需要尤其重视,①财政政策投资方向之一;②主题催化较多;③朱格拉周期受益品种。

      风险提示

      美国经济“硬着陆”加速确认,超出市场预期;国内出口放缓超预期;历史经验具有局限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