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如何理解《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
核心观点
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背景下,建立规模充足且增长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愈加重要,但当前我国二三支柱规模较小的问题较为突出。此次发布的《通知》将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开启了我国第三支柱发展新阶段。《通知》将国债纳入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产品目录,进一步丰富了参与人的投资选择,而且提出探索开展默认投资服务,有助于避免养老金闲置或者选择不合适的投资策略。展望来看,通过针对负债端投顾服务与客户构建长期信任, 努力让客户从“因为短期收益而购买”到“因为信任而购买”。
事件:
12 月12 日,人社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摘要
老龄化日益加深背景下,建立规模充足且增长可持续养老金体系愈加重要,当前我国二三支柱规模小的问题仍较突出。
此次发布的《通知》,将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 开启了我国第三支柱发展新阶段,本文从负债端的缴费、领取和资产端的产品、渠道对《通知》内容进行解读:
缴费方面,虽然目前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超过7000 万,但存在“开户热、缴费冷”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居民备老意识仍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我国个税覆盖人群较少,可享受税收递延效果的潜在人群较少,而可享受税收递延效果的人群也需要面临产品选择和流动性方面的限制。
领取方面,新增了患重疾、领取失业保险金达一定条件或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领取情形,个人养老金的流动性进一步改善。
产品方面,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进一步丰富了参与人的投资选择,有助于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吸引力。
渠道方面,探索开展默认投资服务,我们认为这也是此次较为重大的制度优化之一,有助于避免养老金闲置或者选择不合适的投资策略。
展望来看,我们认为个人养老金产品更侧重提供的是长期BETA收益,而非短期ALPHA收益,如何让客户长期持有而不被短期市场波动左右是此类业务推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
个人养老金业务不只是资产端的竞争,而是通过针对负债端的投顾服务与养老服务的共同努力, 从而建立投资者的长期信任。为此,金融机构需要在产品销售初期转变思维,努力让客户从“因为短期收益而购买”到“因为信任而购买”。
风险提示
政策发生重大变动:近年来养老金融相关政策文件虽然密集发布,但是最终的制度模式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由此可能导致养老金融相关的业务开展模式存在若干不确定性。
市场剧烈波动:资本市场的波动会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人进行相关产品投资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居民群体整体上的投资者教育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之下,如果资本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可能会降低参与人的投资热情,从而对个人养老金相关业务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