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主动配置型外资的趋势拐点仍需等待
核心观点:主动配置型外资的趋势拐点仍需等待上周港股冲高回落,内外资分歧的局面仍在延续,关注本周FOMC 会议后海外流动性边际收紧压力。重点变化上:1)外资,主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港股规模扩大、连续9 周净流出,或与政策预期在力度上的波动、圣诞节前落袋为安有关;2)南向,上周净流入规模维持高位,哑铃型加仓高股息和新经济板块,并呈现一定高低切换特征;3)产业资本,回购力度接近4 月水平,回购事件数增加,回购额、回购市值比小幅回落,处于2023 年以来70%左右分位;4)空头,恒生指数日均沽空比例连续三周回落,单日来看自上周一低点逐渐回升,但当前仍处于10%左右的历史低位。
外资动向:主动配置型外资连续9 周净流出
12 月5 日至12 月11 日,以EPFR 口径统计的配置型外资转为净流出港股,净流入ADR 规模扩大。配置盘,港股主动外资净流出规模扩大至4.58 亿美元(vs 前一周净流出2.13 亿美元)、连续9 周净流出,被动外资亦转为净流出0.58 亿美元(vs 前一周净流入4.66 亿美元);交易盘,我们测算的交易型外资净流出规模扩大至42.41 亿美元(vs 前一周净流出38.52 亿美元)。
尽管12 月FOMC 会议降息25BP 或为大概率事件,但近期较强的美国通胀和经济数据下美债长端利率、美元指数或仍有向上反复风险,港股主动配置型外资何时结束净流出并转向趋势性净流入仍需观察。
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维持高位,哑铃型加仓高股息和新经济上周南向净流入规模245.78 亿人民币,维持高位,南向交易占比小幅回落至43.91%。截至12 月16 日收盘,AH 溢价收窄至145 左右。根据我们构建的AH 溢价模型和敏感性分析,随着美元指数中枢抬升,新的AH 溢价合理波动范围大致为142-149,目前AH 溢价基本处于合理区间。行业维度,上周银行、商贸零售、通信、电子、电力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传媒、石油石化净流出规模居前;轻工/消费者服务/食饮/银行/电子等AH 溢价处于相对高位,传媒/家电等降至相对低位。个股维度,上周南向净流入规模居前的个股包括阿里巴巴-W/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商汤-W/比亚迪电子等。
产业资本:回购力度接近4 月水平
整体来看,当前港股市场回购力度与4 月水平相当:上周回购案例数265起,较前一周增加7 起,位于2023 年以来90%分位以上;回购额51.36亿港元,较前一周减少0.60 亿港元;回购市值比小幅回落至万分之0.97;后两者均位于2023 年以来70%分位左右。行业维度:1)考察回购额,软件与服务、保险、银行等回购额居前,运输、资本货物等回购额环比提升,保险、银行等回购额环比回落;2)考察回购市值比,软件与服务、保险、医药、运输等回购市值比居前。个股维度,回购额居前的个股包括腾讯控股/友邦保险/汇丰控股/快手-W/广汽集团/中远海控/新秀丽等。
情绪跟踪:港股互联网沽空比例明显上升
1)估值与风险溢价:上周恒生指数PETTM 小幅回升至9.06x,风险溢价(相对美债)回落至6.64%,仍处于滚动5 年均值附近;2)空头头寸:上周恒生指数日均沽空比例回落至10.04%,连续三周下降,单日来看上周一最低回落至8.38%,此后逐渐回升;其中,港股互联网沽空比例回落至14.33%,港股地产沽空比例回落至11.83%;3)看跌看涨期权比率:上周恒生指数看跌看涨期权比率回升至0.83;4)权证成交额:上周香港衍生权证成交额回升至55.87 亿港元,但占主板总成交额比重小幅回落至3.06%。
风险提示:估算模型失效;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