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动态系列报告之29:上海国企重组整合加速 深化改革激发动力
上海市上市的国企资产规模位列地方国企中的首位。今年以来,上海支持国企并购重组的政策力度较强,比如国泰君安吸并海通证券、上海国投与科创投集团重组等。近日印发的《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明确未来三年上海的并购目标,上海国企的存量资源仍具有重组整合空间,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协同化发展的进度有望加快。
上海国资是上海经济发展乃至全国地方国企改革的中坚力量角色。截至2023 年末,上海国企资产总额达29.3 万亿元,同比增长4.6%;当年上缴税金2285 亿元,与上海地方财政税收之比达32.1%。上海注重运用资本和金融力量深化国企改革,上海上市国企的资产规模位列地方国企中的首位。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上海上市国企、不含金融行业的上市国企总资产规模分别为20.1 万亿元、4.0 万亿元,在各省市中均位列第一。
近年上海国企的经营承压,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动力的紧迫性更加突出。2022 年以来上海国企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行,金融、地产、汽车三个行业的上海国企受影响最明显。并购重组、专业化整合是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和调整结构、实现深化改革的有效手段,上海国企在经营承压的背景下,加快重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驱动力更为明显。
上海对并购重组的支持力度强,上海国企的并购重组事件活跃。2024 年以来,“国九条”及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并购重组支持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开展产业并购、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市对于当地企业特别是上海国企的并购重组支持力度也较为突出。2024 年1 月,上海市国资委提出要推动一批跨集团、跨领域、跨层级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2024 年7 月,上海市国资委也提出要用好各类市值管理工具和资本市场平台,围绕上海重点产业优化布局。12 月10 日,上海市政府印发的《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 年)》进一步明确,力争到2027 年,落地一批重点行业代表性并购案例,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10 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 亿元并购交易规模。政策推动下,上海国企的并购重组快速推进,2024 年4 月上海国投公司与科创投集团重组,2024 年9 月国泰君安宣布吸收合并海通证券,2024 年10 月上海电气收购控股股东资产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
上海国企存量资源具有重组整合空间,正通过“三项举措”实现国有资本的“三个集聚”。根据上海市国资委,目前上海市管企业共44 家,包括15 家功能保障类、6 家金融服务类、22 家市场竞争类以及1 家受托监管企业;从主责主业来看,地产、金融、消费等产业领域等存在一定数量的同类上海国企。2024 年9 月,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发表《聚焦核心竞争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阐述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协同化发展“三项举措”推动上海国企重组的思路。
风险提示:国企改革相关政策的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或后续政策方向发生变化;报告中列示上市公司不涉及投资建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