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策略报告姊妹篇:2025年电子行业风险排雷手册

蒋高振 2024-12-17 15:20:15
机构研报 2024-12-17 15:20:15 阅读

  行业观点:AI由云入端,IC先进突破

      (1)年度投资策略:AI由云入端,IC先进突破

      核心逻辑:

      端侧AI:端侧AI正在同步完成脱虚向实和由点及面的深入进化。一方面,终端形式创新持续进行中,AI智能眼镜成为当前端侧AI落实的重要载体,Meta Ray-Ban智能眼镜珠玉在前,国内品牌商加速跟进,我们更为看好具备充分硬件设计经验的原手机品牌厂商;另一方面,端侧功能正在由APP端向系统级全面发散,构成了系统级打通的基础,但代码级打通仍具备一定难度,有望成为重点攻关方向。

      先进突破:海外贸易政策持续收紧背景下加速构建底层安全内外循环产业链,聚焦先进制程/先进封装工艺以及相应国产设备材料从0→1国产替代。

      (2)成立关键假设及选股思路

      端侧AI :假设2025年手机、PC等消费电子在需求复苏、AI创新亮点的驱动下出现新一轮换机周期。

      优选见底复苏叠加创新增量品种。

      先进突破:假设2025年先进国产产线建设Capex持续推进,相关龙头厂商在先进制程/先进封装所用技术及设备材料有所突破,实现替代/部分替代。

      优选国产替代龙头强相关品种。

      (3)成立最大软肋

      端侧AI –关键假设的核心软肋

      国内AI大模型研发进展低于预期

      因美商务部禁售海外厂商的AI芯片、HBM芯片,导致国内科技企业算力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匮乏,以及大模型研发团队、软件算法本身客观存在差距,影响端侧AI应用的实际效果和消费者购买意愿。

      消费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全球宏观经济修复的速度和力度偏弱,导致用户对消费电子产品的购买力被压制。

      先进突破-关键假设的核心软肋

      国产线建设进度低预期

      因海外贸易政策变化导致2025年国产代工/存储线扩产关键设备搬入进度低预期,产业链拉货节奏放缓。

      0→1先进产品/技术验证失败

      先进环节从0→1突破环节的产品/技术在下游大客户端验证进度低预期或导入失败,如部分先进产线关键材料/设备。

      风险提示

      AI 端侧产品落地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

      AI端侧产品落地不及预期,且下游各细分领域复苏节奏不同。

      美国进一步收紧国产AI芯片的产能供应

      相关公司部分产品无法继续获得足够产能,导致营收利润出现下滑。

      国内晶圆厂Capex低预期,受下游需求及供应链影响国产线扩产持续delay因科技制裁加剧导致2025年国产代工/存储线扩产意愿很强但实际设备搬入进度低预期,产业链拉货节奏放缓。

      半导体产业周期复苏不明显/不及预期,存储/封测/晶圆厂产能利用率提升不明显因手机、汽车等电子终端需求未明显修复,则芯片设计公司流片需求承压,晶圆厂产能利用率下行,代工价格疲软,其季度环比经营趋势将出现走弱拐点(先进制程工艺环节不受此影响)。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